中國大運河(三)劫波度盡的廣濟橋
圖/文 黛瓦粉墻
坐落杭州塘棲境內的廣濟橋,建于500多年前的明朝,為京杭大運河中唯一一座七孔石拱橋。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由于“春天的故事”而勃興的運河水運,因這座橋而嚴重受阻。杭州交通部門開出的處方是“拆”,而當地政府借助上級政協力爭“保”。這保、拆之爭長達4年,終由省政府出面“另辟水道,封航保橋”而握手言和。
如此,廣濟橋從命懸一線中得以茍延殘喘。
而今中國大運河成功申遺,這座京杭運河杭州段的門戶大橋,是否枯木逢春,否極泰來,我們試目以待吧!
1 500多年歷史的廣濟橋橫跨運河,恰如杜牧《阿房宮賦》曰:“不霽何虹!”
2 想當年漕運,橋下舟楫往來何等繁忙
9 水北街,岸邊有廊可小坐觀景
12 擋不住的風景
13 乾隆下江南,足踩之處皆為榮耀
14 乾隆御碑亭
塘棲人視“節”為宣傳塘棲,搞活經濟的手段。每年的1月、3月和5月,分別舉辦年味節、梅花節和枇杷節。
廣濟橋下的水北街是塘棲的一條明清街,也是古鎮的一張名片。隨著運河另辟航道,塘棲鎮少了行船的喇叭聲、船工的吆喝聲。然而這些“節”讓水北街依然熱鬧。彼時,商賈云集,嘉賓四至,馬大嫂們更是蜂擁而來。媒體也知個中趣,聞風趕來湊熱鬧。
16 每年冬末春初舉辦梅花節。塘棲的超山梅園有唐梅、宋梅各一株。此處為宋梅,冬春之際,枯干老枝發新花
19 塘棲特產枇杷,每年5月舉辦枇杷節。這是我收藏的吉祥物“枇杷娃娃”, 塘棲人管叫“金果娃”。我們闔家稱它為“雞蛋寶寶”,這叫法里藏有一個家庭秘密。
20 每年的1月,當地舉辦年味節
21 年味節上仿當年水上市場交易魚蝦
24 塘棲的非物質遺產“捏面人”
魯迅有句詩:“歷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廣濟橋劫波度盡,活下來已經不成問題,而當年的對頭市交通部門與塘棲政府也該笑泯恩仇了。
但是,這事件還未完,因為它是一個很好的文保案例。請各方人士研究,愿所有還在為開發與保護而傷腦筋的人們,從這件事上有所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