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順治帝是皇太極的幼子,兩人論輩份是叔侄關系。如果不是生在皇家,關系可能萬分密切。
但清初(后金)繼承制度極為殘酷,皇帝(大汗)死后八旗各旗主爭奪繼承人身份。多爾袞兩次爭奪皇位,也讓他與皇太極一家結下了深深的梁子。
▲多爾袞畫像
第一次是在努爾哈赤病逝后,敗給了皇太極,自己的生母阿巴亥還被迫殉葬,旗權被嚴重打壓;
第二次是在皇太極病逝后,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相爭,最后多爾袞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
讓皇太極的幼子福臨繼位,即后來的順治帝,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做輔政王。這樣一來,還是皇太極的兒子繼位,豪格的兩黃旗勢力沒有了反對的理由。二來順治帝還是個孩子,多爾袞想控制他也很容易。
后來,多爾袞排擠濟爾哈朗,大權獨攬,從輔政王做成了攝政王。別看只有一字之差,這可是郭德綱和于謙的區別。
輔政王是給皇帝捧哏的,但攝政王可是逗哏的,而皇帝只能給他捧哏。
多爾袞處處打壓順治帝,訓斥起順治帝來絲毫不給面子,就跟罵自己兒子一樣。
不但如此,多爾袞還幽禁死了皇太極長子,也是順治帝的大哥,豪格。讓你爭皇位!
所以,多爾袞與順治帝的梁子越結越大,大到能蓋聯排別墅。
▲多爾袞攝政日記
按照多爾袞的權勢,與皇帝的身份只是一步之遙,但命運就是喜歡開玩笑,正值壯年的多爾袞,還未布局完自己的皇帝之路,就在塞北狩獵途中墜馬而亡。
當時的他們騎馬,就和今天我們騎自行車差不多,想想多爾袞騎自行車摔掛了……
▲豪格畫像
順治帝得知后極為驚?,然后就是小驚喜。
順治帝先是給了多爾袞體面,追尊多爾袞為成宗義皇帝。終于,多爾袞想當皇帝的愿望,在死后被極恨他的順治帝幫忙實現了。
但這份體面,只是順治帝的緩兵之計。
▲順治帝畫像
在多爾袞死后的兩個月后,順治帝撤掉了多爾袞全家的所有榮耀。
“暴多爾袞罪于中外,削其尊號及母妻追封,撤廟享。”(《清史稿》)
這還不算完。對其黨羽,識大體的籠絡,不識大體的直接干掉。
“故攝政王多爾袞逆節皆實,籍其家,誅其黨何洛會、胡錫?!保ā肚迨犯濉罚?/span>
“定阿附多爾袞諸臣罪,剛林、祁充格俱坐罪?!保ā肚迨犯濉罚?/span>
▲太廟
但順治帝并沒有清算多爾袞的家人。
多爾袞極其人臣,妻妾眾多,但生育能力不太爭氣,親生的只有一個女兒。
因為沒有兒子,所以多爾袞就讓弟弟把其中一個兒子多爾博過繼給了他。
在順治帝清算多爾袞時,多爾博只有八歲,基本還不問政事。所以沒有受到太大牽連,只是恢復了多鐸后代的身份。
當然,睿親王的稱號也一并廢除了,畢竟當年成為親王,也是因為他是多爾袞的兒子。
▲崇政殿
順治帝后來將多爾博封為多羅貝勒,盡管沒有睿親王的封爵高,但也僅次于和碩親王與多羅郡王,算是蒙受皇恩了。
但多爾博活的時間不長,在康熙十一年去世,年僅30歲。
再后來到乾隆一朝,多爾袞被平反,多爾博的子孫后代很幸運,沿襲了睿親王的爵位,而且是世襲罔替,這可是實打實的鐵帽子王!
睿親王在清朝一共傳了十三代(算上乾隆追封的),最后一任睿親王中銓,是在民國四年承襲的。
▲恪靖公主府
再說回多爾袞唯一的親生女兒,愛新覺羅·東莪。
在多爾袞被清算后,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從此就退出了正史的記載。
不過,民間對其傳說甚多,整理來看,東莪可能下嫁給蒙古的王公貴族,其中嫁給土謝圖親王巴雅斯護朗的概率最大。
據說今天呼和浩特市的恪靖公主府,就曾入住過多爾袞的曾外孫女。
以上。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順治帝與多爾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