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主動完成作業,不磨蹭,不抗拒?還得家長分三步走
這樣的話語可能每個家長都在重復,也許孩子會馬上去寫作業,有的可能還要磨蹭一會,這樣的畫面,讓父母覺得孩子的寫作業好像是給爸爸媽媽寫的一樣。李涵宇是剛剛上小學的孩子,老師布置的作業,讓他很煩惱,本來上了一天的課,晚上回來媽媽還一個勁的讓他趕緊去做作業,一點玩的時間都沒有,讓他心里很煩躁。這天放學回家,沒等他玩一會呢,媽媽嘮叨的聲音又傳來了:“涵宇,你在干什么?放學回來也不知道寫作業,一天天的就知道玩”孩子說:“媽媽,我才玩一會,能不能多玩一會在寫作業?”媽媽說:“不行,趕緊去寫作業,一天就好像給我寫的一樣,要不你就別去上學了!”孩子沒在說什么,乖乖去寫作業了,但是心里對寫作業有了很大的排斥,覺得媽媽一天就知道讓我寫作業,不是一個好媽媽。當父母用命令的口氣讓孩子去寫作業,這樣的語氣,本身只會讓孩子產生排斥心理,認為家長在逼迫自己完成不愿意做的事情,從而不愿意去做作業,或者做作業的時候磨磨蹭蹭,這讓父母更加惱火,更去訓斥孩子,周而復始,進入了這樣的惡性循環當中。孩子剛剛上小學,回家能主動的完成老師留下的作業,相信是每個家長最希望看到的事情,但是又有幾個孩子能這樣做呢?作為父母,要明白學習是件很辛苦,乏味的,孩子本來在學校學習了一天,回到家不會馬上去做作業,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對孩子說一些帶威脅的話語,比如:“等你做完作業在吃飯”或者“寫不完作業就沒飯吃”這樣的話,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其結果就是,要不就馬馬虎虎完成了,要不就磨磨蹭蹭的寫,每種結果都對孩子有很大傷害。我們可以讓孩子在充分放松的情況下,在和孩子談寫作業的問題,比如“現在我們玩過游戲了,可以做些老師留下的作業了嗎?”或者“吃完飯了,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讓孩子從被命令,變成主動思考自己應該做什么。有些孩子,回家就開始玩,一直到很晚也不去做作業,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時間觀念,而父母這個時候就該和孩子制定一個學習的計劃了。比如:“放學是幾點到家,回家以后玩多久,吃飯用多久,寫作業用多久”有了這個學習計劃,家長要監督孩子的完成情況,完成的好,有獎勵,完成的不好,就要有相應的懲罰。獎勵可以是每天的,也可以是一個星期一次的,這樣既可以調動孩子寫作業的積極性,也可養成孩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有很多家長,或者是老人,在孩子認真做作業到時候,總喜歡去看看,不是送水果,就是送包奶,這樣做是非常不對的,不僅打擾孩子專心做作業,還影響孩子的思路。也有的家長,在孩子做作業時,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這樣孩子的心思都在電視或者手機上,怎么能專心的做作業呢?其實他們寫作業時,我們父母可以陪在身邊,但是請不要打擾孩子,可以拿一本書,在旁邊默默觀看,當孩子有不懂的地方,我們還可以進行講解,制造一個安靜,溫馨的寫作業的環境,對孩子的專注力培養也是很有好處的。現在的孩子,思想很多,父母別一味逼迫他們,學著和孩子好好說話,這些都是家長應該學習的地方。你家孩子每天寫作業拖拉嗎?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