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簡稱“鄂”,省會武漢,與湖南省相對應,湖北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湖北連安徽,南鄰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陜西為鄰,北接河南。該省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長達800多年的歷史中,創造了楚文化。截至2017年,湖北省轄1個副省級市(武漢市),11個地級市。其中,就竹溪縣來說,人口超30萬,地處鄂、渝、陜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區。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竹溪縣因一條河而得名。
一
首先,竹溪縣,隸屬于湖北省地級十堰市。在地理位置上,竹溪縣位于湖北、重慶、山西三省(市)交界的秦巴山區,西接陜西省平利、鎮坪、旬陽三縣,南交重慶市巫溪縣,東鄰本省竹山縣,地處東經109°29′-110°8′,北緯31°32′-32°31′。竹溪縣縣境南北長104公里,東西寬51公里,總面積3296平方公里。針對竹溪縣的歷史來說,早在5000多年前,該地區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二
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后將天下劃分為古九州,今竹溪縣一帶屬古荊州之地。周武王姬發建立西周后,該地區屬古庸國。根據史料記載,古庸國是春秋時巴、秦、楚三國間較大的國家,建都上庸(今湖北省竹山縣西南)。到了公元前611年,楚國消滅古庸國,將今竹溪縣一帶納入到楚國的疆域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剪滅齊楚燕魏趙韓六國,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竹溪縣一帶屬上庸縣。
三
公元前206年,也即劉邦建立西漢后,析上庸地,設立武陵縣,隸漢中郡,此為竹溪建制之始,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了。三國這一歷史階段,曹操、孫權、劉備等諸侯爭霸,今竹溪縣一帶先屬劉備,后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后成為東吳的疆域。南朝梁,改武陵縣為新豐縣,該地區屬之。西魏時期,改新豐縣為上庸縣。公元968年,也即北宋建立后,省上庸縣入竹山縣,今竹溪縣一帶屬之。元朝建立后,該地區屬湖廣行省。
四
最后,公元1476年,明朝在該地區建縣,以境內竹溪河定名”竹溪縣”(”竹溪”之名由此而來),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將湖廣行省分為湖南省、湖北省,竹溪縣屬湖北省鄖陽府。清朝滅亡后,竹溪縣屬湖北省襄陽道管轄。1969年12月,竹溪縣隸屬鄖陽地區。1994年10月22日,撤銷鄖陽地區,竹溪縣屬湖北省十堰市。如今,竹溪縣下轄15個鄉鎮,總人口約為36.5萬人。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