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熙九龍奪嫡的陣營里,八爺黨的皇子陣容是最強大的,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都是八爺黨,其中十四阿哥應該是最讓人匪夷所思的,他是四爺黨胤禛一母同胞的親兄弟,然而他支持的卻不是自己一母同胞的兄長,反而是八阿哥,四阿哥對自己這個弟弟顯然也沒多大好感,在雍正登基后,十四阿哥也開始了被圈禁的生涯,直到乾隆年間才被放出來。
其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兄弟倆的不對盤,雖然不乏有性格上的原因,即所謂八字不合,但是一步步走到對立局面,也不僅僅是性格問題四個字能概括的了。
四阿哥和十四阿哥雖然都是德妃所生,但是四阿哥出生的時候,當時的德妃還不夠資格撫育皇子,四阿哥從小就被寄養在佟佳氏名下,而十四阿哥出生時,德妃已經是宮里有資歷有聲望的妃子,可以自己撫養皇子,所以十四阿哥則被生母烏雅氏養大。兩人本就相差十歲,又不是都在生母面前養大,自然也就少了許多培養感情的機會,兄弟感情也較為疏離。
而且,四阿哥生性淡漠,而十四阿哥則相對的活潑好動,兩人性格差異較大,缺少共同話題,加上德妃偏寵十四阿哥,反而因為四阿哥從小不養在身邊的緣故,對四阿哥也是比較淡漠,生母的態度也影響到了兄弟倆,四阿哥生性淡漠不屑于去討好,十四阿哥覺得自己這個哥哥難以接近,相比而言,更愿意和溫潤謙和的八阿哥胤禩來往。
但是這時,兄弟倆還只是基于彼此性格不合的原因較為疏離淡漠,直到康熙一廢太子的時候,十四阿哥卻是真的怨恨上了自己這個一母同胞的兄弟。
康熙四十七年,當康熙怒斥胤禩妄蓄大志、企圖謀害胤礽時,九阿哥對十四阿哥說說:“我們這個時候不說話,還要等到什么時候?”于是,十四阿哥挺身而出,跪奏曰:“八阿哥無此心,臣等愿保之!”這使康熙更加憤怒,“拿出佩刀要砍殺十四阿哥,先是皇五子胤祺極力阻止,后來諸皇子也全部跪下懇求,康熙才收起佩刀,而作為親哥哥的胤禛卻是始終未曾言語。后來此事以十四阿哥被打二十大板暫時平息,但是對于四阿哥的見死不救,十四阿哥卻是生了怨恨,覺得無論如何都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即使感情疏離,卻萬萬沒有想到關鍵時刻對方會冷漠如斯,兄弟倆的隔閡日益加深。
后來,八阿哥胤禩因斃鷹事件,被康熙訓斥,徹底無緣于儲君之位,而十四阿哥卻逐漸嶄露頭角,在康熙五十七年十月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統率大軍進駐青海,討伐策妄阿喇布坦,如同天子出征一般,十分威武氣派。此時的四阿哥也因為韜光養晦,深得康熙信任,四阿哥和十四阿哥成為了皇位最有力的競爭者。儲君之爭演變到現在,兄弟倆已經走到了完全的對立面。
后來康熙駕崩,四阿哥登基為雍正,等十四阿哥趕回來時一切已成定局,但他不肯屈服,在景山壽皇殿拜謁乃父靈柩時,見雍正也在那里,他只是遠遠地給雍正叩頭而已,并不向雍正請安祝賀。侍衛拉錫見此僵局,連忙拉他向前。他大發雷霆,怒罵拉錫,并到雍正面前,斥責拉錫無禮,說:“我是皇上親弟,拉錫愛虜獲下賤,若我有不是處,求皇上將我處分,若我無不是處,求皇上即將拉錫正法,以正國體。” 胤禵大鬧靈堂,使雍正十分惱火,斥責他氣傲心高,下令革去他的王爵,降為固山貝子。 同年,名字和兄長讀音一樣的胤禎改名為允禵。后來雍正諭令胤禵留住景陵附近的湯泉,不許返回京師,并命馬蘭峪總兵范時繹監視他的行動。兄弟倆的不睦和沖突,使處于極度悲痛中的孝恭仁皇后(也就是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生母)病情加重,不久去世。
此后十四阿哥在朝堂銷聲匿跡,被幽禁多年,直到乾隆年間才被釋放。其實,雍正也并非對這個弟弟一點感情都沒有。當諸王大臣羅列允禵的十四條罪狀,奏請雍正對十四阿哥處刑的時候,雍正沒有同意。 在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被雍正相繼殺害之后,諸王大臣再次合詞奏議,要求將十四阿哥立即正法,雍正也沒有同意,而是一直將他幽禁,最終十四阿哥也迎來了在乾隆年間的釋放。只能說,雍正和十四阿哥這對兄弟,雖有情分,但是緣分太淺,終究是八字不合,這份心結,至死都沒有解開。
歡迎關注小D雜談,查看更多精彩資訊
文/小D 微信公眾號:小D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