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天河鎮,距離武漢市區約為26公里,是中國大陸地區最繁忙的民用機場之一。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是中國民航總局定位為“全國重要的樞紐機場”,是其指定的華中地區唯一的綜合樞紐機場和最大的飛機檢修基地,機場設施完備,可起降各種大型客機。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F級,能夠起降空中客車A380特大型飛機。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是中國郵政航空全國兩個輔助中心之一(另一個為上海)。友和道通航空運營基地亦設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
武漢天河機場國際航站樓于2010年6月開工建設,2010年12月28日投入使用,2012年初進行擴建。國際航站樓為主體單層、局部兩層結構,離港和到港流程均在同一層,擴建后建筑總面積為9429平方米,同時配套建設18000平方米的道路、停車場,及樓外供電、供水、弱電、雨水及污水排放等設施。著名旅游景點有:黃鶴樓、東湖、木蘭天池、武漢長江大橋、漢口租界等。
宜昌三峽機場是一個位于中國湖北省宜昌市的民用機場,1996年12月28日啟用。宜昌三峽機場是三峽工程的重要配套項目,位于宜昌市猇亭區,距市中心26公里,距三峽大壩55公里。機場按4E級標準規劃,一期工程按4D級標準建設。占地面積3966.4畝。現有跑道長2600米,寬45米,厚0.38米,可滿足B737、B757、B767、A320等同類及其以下機型起降;停機坪設有6個停機位;航站樓建筑面積14816平方米。
宜昌三峽機場[1]是三峽工程的重要配套項目,位于宜昌市猇亭區,距市中心26KM,距三峽大壩55KM,北接宜黃高速公路,南臨長江黃金水道,東臨焦枝鐵路。宜昌三峽機場于1993年1月18日由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立項;1994年9月正式動工興建;1996年10月通過國家竣工驗收;1996年12月28日取得機場使用許可證并正式通航。
襄陽劉集機場位于襄陽市東北角,距市中心18公里,機場于1989年12月14日正式通航,成為中國第一家由地方集資新建的民用機場。機場開通了到北京、上海虹橋、廣州、深圳、武漢、海口、重慶、西安、杭州的航線,其中北京每天兩班,武漢三班,其余每天一班。襄陽劉集機場位于襄陽市東北角,距市中心18km,占地1876畝,海拔72m。1986年1月30日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由襄陽市政府自籌資金修建,1989年12月14日正式通航,成為中國第一家由地方集資新建的民用機場。
襄陽劉集機場位于襄陽市東北角,距市中心18公里,機場于1989年12月14日正式通航,成為中國第一家由地方集資新建的民用機場。機場開通了到北京、上海虹橋、廣州、深圳、武漢、海口、重慶、西安、杭州的航線,其中北京每天兩班,武漢三班,其余每天一班。襄陽劉集機場位于襄陽市東北角,距市中心18km,占地1876畝,海拔72m。1986年1月30日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由襄陽市政府自籌資金修建,1989年12月14日正式通航,成為中國第一家由地方集資新建的民用機場。著名旅游景點有:古隆中、襄陽城、中國漢城、鹿門寺、水鏡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