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寄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方是成功之道!
雖然早已家有千金,但我們的@火山女士卻始終堅持學習,堅持用心感受,堅持用游記的方式記述自己到過的每一處名勝,每一處景致。
下面我們展示的這些游記,不僅是至真的回憶,浸潤作者彼時的所思所感,更是珍貴的示范,鼓舞和引導著孩子大膽求知……
2017年國慶節與中秋節雙節重疊,有了罕見的8天假期。這么長的假期自然不能錯過!9月30日下午,我帶孩子踏上了開往南昌的列車,經過15個小時的長途旅行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南昌。
10月1日的南昌,氣候悶熱潮濕,氣溫高達36度,我們冒著酷暑在博物館領略西漢的燦爛文明。海昏侯劉賀有著傳奇的一生,他生在那個名人輩出的時代,他的一生與漢武帝、衛子夫、霍去病、李夫人、鉤弋夫人、劉弗陵、劉洵、霍光等有著交織不清的復雜關系。海昏侯墓葬的發掘,是2015年中國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值得記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此次墓葬的發掘為世人展示了真實的海昏侯的生活。展覽從禮樂廚具、生活用具、出行規制、文化風尚等方面展示了西漢經濟文化的繁榮,也形象地展示了海昏侯劉賀的傳奇一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一柜子一柜子的金餅和馬蹄金了,還有很多大型宴會上使用的青銅器具(據說還有青銅火鍋),無不展示著海昏侯奢華糜爛的生活。
滕王閣
江西滕王閣與湖北黃鶴樓、湖南岳陽樓并稱“江南三大名樓”,西臨贛江,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因唐初詩人王勃作“滕王閣序”而名聲大噪。樓閣高大壯觀,共分六層,一樓是滕王宴樂圖;二樓是江西人杰圖,歷屆江西籍的進士名人大型壁畫;三樓是湯顯祖《牡丹亭》壁畫;四樓是地靈圖,顯示了滕王閣的多次遷址復建;五樓是“天下第一壽”圖和“白蝶百花圖”;六樓是“九重天大唐舞樂圖”。滕王閣外就是贛江,江水緩緩流過,見證著千年來朝代的更迭和文明的傳承。
晚上坐地鐵來到秋水廣場,這里是南昌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秋水廣場地處贛江邊,與滕王閣隔江相望,江邊現代化的高樓大廈“美麗南昌,幸福家園”的霓虹燈閃爍,遠處的跨江大橋、對面的滕王閣紛紛亮起燈光遙相呼應,行人在岸邊棧道漫步,好一派溫馨休閑的景象。
廬山
據傳,廬山別墅區是1895年英國傳教士李德利花200兩白銀租借牯嶺長沖河一帶的800畝土地為避暑之所以后,先后轉租給16個國家建筑了多種風格的別墅群,規模最大的時候達到1200多所,現存總數為600多幢。我們先后參觀了李德利、賽珍珠等人居住過的別墅,感受了當時的生活氛圍。
三疊泉是廬山東線最東部的一個景點,因李白著名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而聞名。三疊泉較遠,地勢較陡,坐了一段有軌小火車后只能徒步往返。全程2600多個臺階,相當于爬樓100多層。經過排隊排隊再排隊,爬山爬山再爬山,終于來到第三疊的瀑布底端,見到了飛流直下的三疊泉瀑布。水流清澈,泉水淙淙,游人忘情的拍照留念。返回時,我們避開了排隊的人流,選擇步行回程,一路欣賞淙淙泉水,頭頂小火車不時開過,別有一番野趣。
廬山以牯嶺街為中心,分為東線、西線兩條旅游路線。東線的著名景點有:含鄱口、植物園、大口瀑布、五老峰、三疊泉。我其實很想去五老峰感受一下《圣斗士星矢》里面天秤座黃金圣斗士童虎的修煉之地,看看是否和車田正美的漫畫里描述的一樣,在一塊突出的巖石上紫茄子老爺爺童虎在守護雅典娜的封印,他身后是飛流而下的泉水,身邊圍繞著紫龍和春麗兩個可愛的孩子。
“花徑”是個小公園,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時題詩《題大林寺桃花》,贊頌“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相傳,園子里的“花徑”二字為白居易手書。這里的景點主要有:如琴湖、覓春園、花徑亭、景白亭、白居易草堂等。園子小巧而溫馨,走著不累。“錦繡谷”因毛澤東詩句“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而聞名。谷內景點主要有天橋、好運石、豬頭峰、談判臺、梵音泉、關妙亭、仙人洞、御碑亭等。我們此行看到了傳說中的廬山云霧,霧氣昭昭,就像天氣晴朗時飛機窗外的大氣云層,不知廬山云霧茶是否因此而得名?
“烏龍潭”是老版《西游記》水簾洞的取景地之一,再現了西游記的經典鏡頭。“黃龍潭”水流潺潺,吸引了很多游客在玩水。“三寶樹”是三顆前年古樹,一顆銀杏樹、兩顆云杉,可惜沒有拍到實物,略有遺憾。“石門澗”是蘇軾《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所描繪的地方。石門澗因瀑布落差較大、路途較長,大約要走三個小時。途中有鷹嘴巖、龍虎情、坐井觀天、蝙蝠洞、噴雪驚雷、龍泉精舍等景點。石門澗瀑布悠遠綿長,氣勢不輸三疊泉。整個廬山景區清涼幽靜,歷史文化遺跡眾多,不愧為人文圣地和避暑勝地。
江嶺村
這里是觀賞油菜花的好地方,深秋時節沒有油菜花,游人也不多,游客三三兩兩漫步于村莊和山坡,辛勤的農人正在田間耕種。這里還是村民在居住,沒有江灣、篁嶺那里開發的那么到位,還保持著原始的風貌。中午飯過后,開車前往婺源東北部的沱川鄉理坑村,理坑毗鄰安徽黟縣,是個偏僻山村,素有“山中鄒魯、理學淵源”之稱,是余氏聚居地,明清官宅較多,主要有尚書第、司馬第、天官上卿第等,還有一座獨特的小姐樓。這里是很多美術生的寫生基地,我們偶遇了北京和景德鎮的學生在這里寫生。
三清山
三清山的美,大大超出我的想象。三清山是道教名山,花崗巖結構,山體陡峭挺拔,既有華山的險、也有廬山的秀,既有黃山的奇、也有天柱山的峻。山體海拔1800多米,山上霧氣繚繞,宛如走進了人間仙境,不愧為“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譽。景區很大,共分為南清園、萬壽園、陽光海岸、西海岸、三清宮等五個部分,是觀賞日出、日落、星辰、云海的絕佳之地,也是攝影愛好者取景的首選。
要把景區轉完需要二日,如果一日游快走需要8個小時方可確保游覽主要景區,看到經典景觀。三清山位于廬山和黃山兩大名山之間,名氣不如后者,氣勢不輸其他,觀景游覽性價比極高,值得強烈推薦。纜車在云霧中穿行,上山后好像一直走在云端,身邊一直有云霧環繞,宛如仙境一般。途中短暫的云霧散去、太陽出來,三清山露出了神秘的真容,仙山道骨令人稱奇,人在山上走,宛如畫中游,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只能感嘆人類的渺小,其間美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