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邊:詹妮弗·蓋茨 右邊:伊芙·喬布斯是喬布斯最小的女兒,他們都喜愛馬術。)
作者:Moley
來源:財看見-騰訊新聞(ID:tmoneyplus)
全球的富家千金有很多,不管她們走到哪里,做什么都會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今天周五,我們給大家講一位父親曾是世界首富,自己卻異常努力,并且靠自己的堅持贏得了百萬美元獎金的富家千金:詹妮弗·蓋茨
詹妮弗·蓋茨的名氣主要還是來自于老爸比爾蓋茨,當你暢想這樣一位富裕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時,意識里也許會閃過不少名流夜宴,商業巨賈的畫面,讓人意外的是,詹妮弗·蓋茨在性情上與一個普通家庭生長的孩子并沒有太多區別,當然她所擁有的資源給予了她更多的選擇,有了更多的發展可能性。
比賽獲得的獎金已超過百萬美元
22歲的她就讀于斯坦福大學,還是一位專業的馬術選手,詹妮弗·蓋茨身上的標簽除了蓋茨老爸之外,應當就是馬術和學習了,詹妮弗雖然考上了斯坦福大學,但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學霸,她的成績在一眾“天才”面前并不突出,由于行事低調,在學校里也不是萬眾矚目的對象。但馬術作為她的一個個人愛好,已經發展成為國家級專業選手級別了,而她的現任男朋友是校友,同樣熱愛馬術。
(在馬術場上的詹妮弗·蓋茨。)
詹妮弗6歲開始學騎馬,為此她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刻苦訓練,2017年21歲的她在馬術比賽中贏得了10萬美元獎金,如今在全美馬術協會排在障礙賽第19位,已經是國家級的專業選手,個人積累的比賽獎金已超過百萬。蓋茨夫婦對于孩子的學習并沒有抱有很大的強迫性,對于孩子真正的興趣愛好是積極鼓勵其發展的。
馬術是一項“高大上”的運動,一匹馬從采購、運輸,再到調教等各個環節的成本加起來,每匹馬的價值高達80萬元。另外馬的飼養、訓練場地等也是一筆高昂的費用。一般家庭的人肯定是玩不起這項運動的。
(圖注:比爾蓋茨購買的牧場Rancho Santa Fe,花費1800萬美元。)
為了培養女兒的馬術興趣,外媒曾報道,比爾蓋茨豪擲數1800萬美元為珍妮佛在美國加州圣達菲牧場(Rancho Santa Fe)購置了一塊名為Rancho Paseana的馬場。2013年,他在佛羅里達州花870萬美元買下一座馬場,幫女兒備戰每年的全球馬術節,想讓女兒不受打擾地集中訓練,他又把周邊的5塊地皮一同買下,為Jennifer打造了一個超大規模的私人跑馬場。
詹妮弗和弟弟妹妹都在父親曾經就讀過的湖畔高中讀書,從湖畔高中畢業后,成績優異的珍妮弗被斯坦福大學錄取。這是一所私立中學,時年13歲的比爾蓋茨在這里發現了自己對電腦的興趣和熱愛,他還在這兒結識了保羅-艾倫(Paul Allen),后來他們兩人共同創立了微軟。蓋茨2005年在湖濱中學發表的一次演講中說:“湖濱中學是我遇到的最好事情之一。”他宣布向湖濱中學捐款4000萬美元,以幫助該校成立其財政援助基金。
嚴格的家教:13歲才能有手機
詹妮弗的成長與蓋茨夫婦的教育理念分不開,雖然蓋茨創建了微軟,但他曾經在《今日秀》中向主持人談及自己和孩子訂立的一條家庭規則:“我們家把13歲定為得到手機的年限。”即便兒女后來向他抱怨,“其他孩子都有手機,我是唯一一個沒有手機的人,這令人尷尬”,他也沒有絲毫的松口。甚至于在家中的閑暇時間,孩子們也要在規定的時限內才能使用電腦上網。
除此之外,比爾·蓋茨還嚴格控制著孩子們的零花錢,在他的要求下每個孩子都需要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并且不能向大人尋求幫助,從小就培養他們付出才有回報的勞動意識。同時,比爾·蓋茨在很多方面都會親力親為:每天起早送孩子上學,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幫助孩子復習功課,定期舉行家庭聚餐……
母親梅琳達在事業上是一位有所成就的人,在微軟工作時已經展現出其出色的一面,女兒出生之后,梅琳達辭去微軟的工作專注兒女的教育,像她說的那樣:“我希望以后人們談及梅琳達·蓋茨這個名字的時候,記住的是一位優秀的母親,人生中最偉大的投資是我的三個孩子,其次才是事業。”
1994年,比爾·蓋茨在父親建議下拿出9400萬美元建立了以父親名字命名的威廉·蓋茨基金會,主要致力于改善全球衛生和太平洋西北部發展;1997年建立了蓋茨圖書館基金會,給美國和加拿大貧困地區的公共圖書館提供電腦、上網連接和培訓;
2000年,比爾將兩個基金會進行合并,正式成立以夫妻二人名字命名的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資金主要來源于蓋茨夫婦以及他們的好友巴菲特,2006年6月,巴菲特將自己財富的85%捐給五個基金會,其中向蓋茨基金會捐贈1000萬股伯克希爾公司的B股股票,當時這些股票價值約310億美元。
每年年初,比爾·蓋茨夫婦都會寫一封年度公開信,記錄他們對于過去和未來的看法。2019年的年度信在2月12日發布,比爾·蓋茨和梅琳達分享了在慈善事業道路上的九個“意料之外”,包括對非洲、家庭基因檢測、溫室效應、數據歧視、青少年犯罪、民族主義、廁所、教育以及貧苦女性等九方面的思考。
金錢是工具,人們追求金錢目的是為了生活的更幸福。如果追求金錢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的金錢,人就成了金錢的工具,本末倒置了。
在富人教育子女這方面蓋茨夫婦是可敬的,他們的財富觀念和家庭教育觀值得深思。比爾·蓋茨夫婦曾在一檔訪談節目中說道:“我們的孩子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是我們要確保他們了解自己的能力,以及做什么走向哪里。我們的教育理念很清晰,把大部分財產捐給慈善基金會,幫助孩子找到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東西,讓他們自由嘗試任何東西,而不是把大量金錢直接傾倒在他們身上。否則,他們可能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