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是一組以腦部缺血及出血性損害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又稱腦卒中或腦血管意外,具有極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主要分為出血性腦中風(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和/或腦血栓形成)兩大類,其中,以腦梗塞最為常見,約占腦中風病人的80%左右。
腦中風發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目前在我國,腦血管病已經成為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心血管病,腦血管病,腫瘤)。每年患病1000萬,每年有150萬人左右死亡,約75%病人會留下后遺癥(偏癱,失語等)。老年人是腦中風的高發人群,男性的發病風險略高于女性。人群監測資料顯示,64%病例發生在55~75歲年齡段,其中55~65歲年齡段所占比例最高,為34.6%,45歲以下發病的比例占4.4%。近年來的監測資料顯示,腦中風的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因此,55歲以上人群應作為重點預防對象,但40歲以上的人群,也應加強預防。
鄭重告誡:遠離腦中風,預防是關鍵。
那么,怎樣做才能有效避免腦中風發生呢?
請大家一定要牢記“預防中風三六九”:三個原則,六個方面,九個堅持。
第一、預防腦中風應強調的三個原則是:控制高危因素、消除各種誘因、重視先兆現象。
1、控制腦中風高危因素: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脂血癥和頸動脈狹窄是腦中風最為主要的高危因素,也是引發腦中風的五項最為常見的誘發病,這些疾病進一步發展的最常見結果和并發癥就是腦中風,他們是腦中風發生的樞紐門戶和橋頭堡,只要他們失去了控制,也就是腦中風發生的前夜。控制好這些高危因素和及時治療它們,是預防腦中風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也是預防腦中風各個環節中最為重要的步驟和最為核心的內容。如果這些最為高危因素的五大誘發病控制不好,那么,你離腦中風就不遠了,也可說腦中風已經纏繞了你,腦中風的發生只是早晚的問題。 2、消除腦中風各種誘因:如吸煙和酗酒、高鹽和高脂飲食、肥胖、藥物濫用、情緒波動、過度疲勞、用力過猛等,都是腦中風的各種誘因,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范和盡量消除這些腦中風的誘發因素,就可以減少腦中風發作的機會。同時,也要注意心理預防,保持精神愉快,情緒穩定,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規律的生活作息習慣,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壓急劇升高,引發腦血管病。 3、重視腦中風先兆現象:一過性黑蒙、短暫性視力障礙、頭痛頭暈、耳鳴、血壓波動顯著、偏側肢體麻木和無力、昏沉嗜睡、言語不清、性格反常等都是腦中風的先兆現象。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這些現象,一定要引起重視,尤其是老年人和這些現象頻繁出現,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和診治,避免進一步演變為真正的腦中風發作,造成不可逆的傷殘甚至危及生命,遺恨終生。
第二、預防中風應注意的六個方面是:合理控制血壓、長期規律用藥、養成良好習慣、保持心態平和、注意天氣變化、適度體育鍛煉。
1、合理控制血壓:高血壓是腦中風發作最為重要和獨立的危險要素,血壓忽高忽低大幅度驟變是出血性腦中風和缺血性腦中風發作的導火索,因此,合理控制血壓就顯得尤為重要,也是我們預防腦中風應該注意的六個方面中的第一方面。 2、長期規律用藥:許多導致腦中風的誘發病都是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都需要長期規律用藥、而是又不能根治的疾病,大家要積極樹立與這些疾病和平共處的理念,要學會與疾病共存,只有這樣能夠堅持長期合理服藥。相當一部分患者用降壓藥、降糖藥完全是憑感覺,或者擔心藥物的副作用,隨隨便便就把藥要停了,自認為血壓不高就不用吃降壓藥或血壓高時才吃降壓藥物、血糖不高就不用降糖藥物;更有甚者,不請教醫生就自行停用降壓藥、降糖藥物,長此以往,病人就會出現心、腦、腎、視網膜并發癥,全身大小血管病變,等出現并發癥再控制則為時已晚。事實證明:只有長期合理規律規范的用藥,才可以有效預防治療腦中風的發生。 3、養成良好習慣: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規律的生活作息習慣,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壓急劇升高,引發腦血管病;飲食結構要合理,以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為宜,適當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遠離肥胖;戒除吸煙、酗酒、暴飲暴食、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培養和保持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很好避免和預防腦中風的發生。 4、保持心態平和:要注意心理預防,保持精神愉快,情緒穩定,避免長期的精神緊張,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心胸狹窄、斤斤計較、遇事爭吵易激動、愛生悶氣等都是腦中風發作的心理精神方面的因素,所以,平時注意自己健康心理的培養在預防腦中風方面也顯得尤為重要。
5、注意天氣變化:早春和秋冬季節是腦中風的好發時節,因為這些時間段天氣變化多端,氣溫驟升驟降明顯,這些氣溫、氣壓等的劇烈變化,常導致人體的交感神經異常興奮,全身毛細血管痙攣性收縮,血液循環的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腦部負荷加重,引起血壓升高,此時血小板也易于凝集而形成血栓;再加上中老年人生理功能減退,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性、應激性和抵抗力降低,更易導致中風的發生。因此,重視天氣變化,注意肢體保暖,是預防腦中風很重要的方面之一。
6、適度體育鍛煉:堅持一定的體育鍛煉和體力活動,能促進膽固醇分解從而降低血脂、降低血小板的凝集性,同時也能夠解除精神緊張和疲勞情緒,這樣,就可以減少腦中風的發生。但是,進行體育鍛煉一定要適度,不應當過量。適度的運動量是指當你運動鍛煉時,達到的運動量可以出現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難,但是仍可以清晰講話,適宜的有氧運動心率=170-年齡。例如,60歲的人,運動時心率達到100次/分鐘左右(170-60=100)即可。
第三、預防腦中風應做到的九個堅持是:堅持治療誘發病、堅持用藥不放松(如已有吞咽障礙服藥可用和藥順)、堅持定期做體檢、堅持豁達不激動、堅持飲食要合理、堅持生活有規律、堅持戒煙不酗酒、堅持運動防寒流、堅持先兆記心頭。
1、堅持治療誘發病:一定要堅持長期規范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脂血癥、腦動脈粥樣硬化、頸動脈狹窄等腦中風的主要誘發病。 2、堅持用藥不放松:對于一些腦中風治療和預防的用藥,一定要堅持科學合理用藥,這是預防腦中風發作的“護身符”。
3、堅持定期做體檢:堅持定期進行健康體格檢查,通過體檢可以及時發現腦中風的高危因素和先兆征象,通過及早發現和及早治療腦中風的危險因素,可以有效遏制和預防腦中風的發生。所以,堅持定期體格檢查是預防腦中風和偏癱的重要措施。
4、堅持豁達不激動:情緒激動可以導致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從而引發血管損傷,血粘度增多,許多出血性腦中風往往發生于患者情緒激動和劇烈運動中,因此,保持豁達心態和溫良情緒可以有效減少腦中風的發生。
5、堅持飲食要合理:堅持清淡多疏飲食,拒絕肥厚多肉油膩飲食,可以有效減少腦中風的出現。
6、堅持生活有規律:堅持良好有規律的作息習慣,不熬夜,可以減少腦中風的發作。每日保持睡眠時間7小時最佳,睡眠太少太多都不好,哈佛大學的研究表明,睡眠超過10小時的人相比7小時的人,中風風險增加63%。
7、堅持戒煙不酗酒:吸煙可引起血管壁損傷、動脈硬化,大量酗酒也可造成血液的損傷,最終引起腦卒中。因些,戒煙和限量飲酒能夠大大降低腦中風發生的概率。
8、堅持運動防寒流:適度的體育運動可以促進膽固醇分解從而降低血脂、降低血小板的凝集性,因此,堅持運動可以預防腦中風;天氣驟變、寒流突襲會導致血管急劇收縮血壓升高,易引起腦血管破裂而出血,寒冷亦可使血粘度增高而致腦梗塞發作。故此,堅持適度體育鍛煉、預防寒流侵襲是老年人預防腦中風的重要一環。
9、堅持先兆記心頭:預防腦中風的最后一項就是要牢記中風先兆征象,一旦有此中風先兆出現,應該及時重視和就醫,這是阻止腦中風發作的最后一道保障,切切永記心頭。
最后,告誡大家一定要做到:牢記預防中風三六九,保您健康又長壽。(任建偉 主任醫師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