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清心
脂溢性皮炎(SD)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其特征是在皮脂腺高度集中的部位出現(xiàn)紅斑和鱗屑。成人脂溢性皮炎具有慢性復發(fā)-緩解模式,會影響生活質(zhì)量。
SD 與馬拉色菌的定植、皮膚表面脂質(zhì)和個體易感性有關(guān)。一線治療包括外用抗真菌藥物或糖皮質(zhì)激素。口服異維A酸適用于中重度痤瘡具有減少皮脂的作用。
近日,Aliyah King等人[1]對使用異維A酸治療 SD 的療效進行了系統(tǒng)回顧,研究發(fā)表在JAAD雜志上,有哪些新發(fā)現(xiàn),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
異維A酸,即使是小劑量也是治療中重度SD的有效方法
綜述在443 項研究中納入了7項,涉及 229 名患者(平均年齡28歲;年齡范圍12-78;52%為男性)。所有研究都調(diào)查了中重度SD,最常見的發(fā)病部位是面部和頭皮。
伴發(fā)的皮膚病包括尋常痤瘡(51 例)、玫瑰痤瘡(7 例)、頭皮毛囊炎(5 例)和光化性角化病(1 例)。其中6項研究評估了低劑量異維A酸(即≤0.5mg/kg/d)的治療效果,匯總的平均劑量為9.20mg/d,治療持續(xù)4個月。
與口服伊曲康唑、使用抗真菌洗發(fā)水或含水楊酸的肥皂相比,異維A酸治療對SD癥狀的改善更明顯。與伊曲康唑(平均改善率為64.6%,95%CI:53.0%-76.2%)相比,使用異維A酸(平均改善率為81.9%,95%CI:68.5%-95.2%)治療的患者瘙癢癥狀較輕(P=0.003)。
在3項研究中,共有104名患者根據(jù)有效量表報告了SD的嚴重程度,只有4名患者報告稱使用異維A酸治療后幾乎沒有獲益,其100名患者在使用異維A酸后癥狀至少有所改善,其中47名患者SD完全清除。
在所有研究中,SD患者在接受異維A酸治療后均有所改善。肢體SD的改善程度最大,其次是面部,最后是頭皮。停用異維A酸三個月后的復發(fā)率為11.1%。異維A酸治療后患者報告的生活質(zhì)量明顯改善(P<0.001),并且與異維A酸劑量無關(guān)。
在患者滿意度量表中,30名患者表示使用異維A酸后獲得了最大改善。異維A酸治療SD沒有重大不良事件報告。
SD治療的典型處方:不同制劑總結(jié)
SD多發(fā)于嬰兒期和中年期,這兩個年齡段的患者通常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因此治療方法會根據(jù)患者的年齡、病情分布和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2]。
同時,治療應考慮潛在的疾病過程和繼發(fā)特征,尤其是過度角化鱗屑、葡萄球菌感染和相關(guān)癥狀,特別是瘙癢。建議采用外用抗真菌藥物作為一線治療,外用糖皮質(zhì)激素適合用于癥狀明顯和控制中重度SD的復發(fā)。
典型的處方應包括抗真菌藥、角質(zhì)溶解劑、止癢藥和抗炎藥。輪換治療可能比堅持單一療法更有效,不良反應也更少。對于頭皮和非頭皮的SD治療,有證據(jù)支持外用1%-2%酮康唑、1%環(huán)吡酮胺、1%吡啶硫酮鋅和1%氫化可的松有效。
外用弱效糖皮質(zhì)激素和咪唑類抗真菌藥物組合用藥既方便又有效,但短期治療頭皮SD可能需要強效激素。洗發(fā)水適合使用含有松油或煤焦油(止癢/角質(zhì)溶解)、水楊酸(角質(zhì)溶解)、硫磺(抗菌/角質(zhì)溶解)和磺胺乙酰胺(消炎/抗菌)等藥物的組合配方產(chǎn)品。
患者可將這些藥物涂抹在頭皮和非頭皮部位,5-10 分鐘后洗掉。由于缺乏安全和療效數(shù)據(jù),在使用水楊酸、硒或鋅外用藥治療SD時應小心謹慎,已證明酮康唑外用藥對嬰兒是安全的,且全身吸收極少。
外用糖皮質(zhì)激素的副作用可以通過間歇性使用適合部位的藥效或激素稀釋制劑(如外用1%吡美莫司)來減輕。
對于全身性或難治性疾病,應考慮口服治療,治療標準是利用酮康唑(監(jiān)測肝功能)、伊曲康唑(檢查CYP450藥物相互作用;可加重心力衰竭)和氟康唑(根據(jù)腎功能調(diào)整劑量)的抗真菌和抗炎特性。
伊曲康唑的抗炎效果最好,而對于嚴重的SD,口服特比萘芬可能比口服氟康唑更有效。小劑量異維A酸的療效不亞于局部標準療法。
小結(jié)
參考文獻:
[1]Aliyah King, et al. Isotretinoin for the management of moderate-to-severe seborrheic dermat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J Am Acad Dermatol. 2023. Online ahead of print.
[2]Tucker D, Masood S. Seborrheic dermatitis. In: StatPearls [Internet].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