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每當醫生對一位“濕疹”患者說出“要注意保濕”這句話,都會遭到患者滿滿的質疑。但您沒有聽錯,醫生也沒說錯,這是百分百專業的建議。
皮膚科醫生習慣把表皮比喻成一面“磚墻”,這個比喻很形象。表皮中的每一個“細胞”就好比一塊“磚”,但磚要構成一面有抵抗外力作用的墻,單單碼放在那是不行的,有生活常識的人都知道,磚與磚之間只有經過“水泥”的粘合,磚墻才能安如泰山,表皮也是如此,“細胞”之要有“脂質”的填充,才能履行它“屏障”的使命。
濕疹患者表皮細胞之間的連接并不如正常皮膚那樣緊密。濕疹患者的表皮就好比沒有“水泥”的“磚墻”,“細胞”之間露出不小的縫隙,皮膚中的水分很容易蒸發丟失,皮膚抵抗外界風險(比如感染,冷熱刺激,衣物染料刺激等)的能力也變差,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房倒屋塌。而濕疹嚴重時,你看到滲出的“蛋清樣液體”,是“細胞”的殘骸,而不是皮膚“過濕”。
相反,濕疹的皮膚大部分時間是干燥的,干燥會導致神經末梢裸露在外,瘙癢便隨之而來,于是皮膚進入“干燥-瘙癢-脫屑-干燥-瘙癢”的死循環。因此,對于濕疹皮膚來說,“保濕”是日常護膚的重中之重。大量使用保濕乳,潤體乳,會讓皮膚舒緩很多,也跳出了干-癢的怪圈。當然,濕疹有滲出時,或者“保濕”都無法拯救時,還是需要到??漆t院尋求專業醫生的治療與指導。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確護膚呢?
1.洗浴頻率:夏天每日1次,冬天1周1-2次
2.洗浴水溫:35-38度
3.洗護用品:如必須使用,可選用弱酸性沐浴露
4.洗浴時間:10-15分鐘
5.浴后護理:保濕乳,潤體乳
注意:頻繁洗浴,水溫過熱,使用強堿性洗護用品,洗浴時間過長,浴后保濕不到位,會讓“細胞”間“脂質”快速流失,墻倒屋塌,悔之晚矣。
1.顏色材質:淺色,純棉,柔軟衣物(避免化纖,染料刺激)
2.洗滌要求:不要使用柔順劑,衣物要漂洗干凈
1.關于住-環境溫度:22-26度
2.環境濕度:50-60%
林偉,沈陽市第七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生。擅長皮膚科常見病,多發病診治。對濕疹,銀屑病,帶狀皰疹治療較有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