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萬善尼寺內有一座隋朝的墓葬,墓中有大量精美的陪葬品,連墓葬等級規格都是隋朝最高的。然而這樣高規格墓葬的擁有者竟是一個九歲的小女孩,這不禁讓人好奇墓主究竟是怎樣一位女孩,能夠享受如此殊榮?
在墓葬深處的石棺旁豎立的墓志銘向人們講述了墓主人短暫而又受盡寵愛的一生——生前受盡祖母寵愛,死后享盡哀榮。
墓主名李靜訓,字小孩,是北周公主宇文娥英的第四個孩子,自小就被外祖母北周皇太后(隋朝樂平公主)楊麗華抱到宮中撫養。
不光是抱到宮中撫養,楊麗華走到哪里都要帶上李靜訓,對其十分寵愛,這一點從李靜訓的墓中也可以看出一二。
歷史上關于李靜訓的記載少之又少,不過可以通過史料來探尋楊麗華寵愛李靜訓這個外孫女的原因和前后始末。
隋朝建立之前,楊堅和獨孤伽羅在北周艱難生存。幸好周武帝宇文邕喜愛楊堅,于是特意禮聘楊堅的長女楊麗華為太子妃。可惜好景不長,周武帝宇文邕英年早逝,太子宇文赟即位,為周宣帝。
宇文赟為人殘暴,又十分荒淫,登上帝位后,除了皇后楊麗華外,又冊封了四位皇后。不光如此,他見原配楊麗華十分不順眼,總想治楊麗華的罪,結果楊麗華性情溫順,實在找不到借口來處死她。
沒有借口就制造借口,宇文赟借故賜楊麗華自盡。此事傳到楊堅與獨孤伽羅耳中,一下子家族存亡就在此刻,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為了保全女兒性命,獨孤伽羅連夜入宮跪地叩頭,直至鮮血流了一地,才讓宇文赟滿意免了楊麗華的死罪。死罪雖逃,活罪難免,楊堅與獨孤伽羅一家在北周的生存越發艱難起來。
好在長期荒淫的生活使得宇文赟在大象二年(580年)逝世,楊堅趁自己女兒與外孫勢單力薄之時篡權奪位,次年隋朝建立,楊堅為隋文帝。
或許是為了安慰自己的女兒,楊堅冊封楊麗華為樂平公主,還提議為其挑選駙馬。面對父親的提議,楊麗華言辭激烈地拒絕了,并請求父親不要處死自己唯一的女兒。
李靜訓之母宇文娥英就這樣成為周宣帝宇文赟唯一幸存的子嗣,同時受到了楊麗華的疼愛,連丈夫李敏都是楊麗華和其弟楊廣精心挑選而來的。
宇文娥英與李敏生下的第四個女兒便是李靜訓,自出生就被楊麗華帶走撫養,九歲時同楊麗華、楊廣前往汾源宮避暑。許是舟車勞頓,九歲的李靜訓病逝于汾源宮,楊麗華悲痛欲絕,親自為其舉辦了葬禮,其規格、陪葬品都費盡了心思。
因為李靜訓沒有隋朝的封號,所以她的墓地在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