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山水畫家郭熙在《林泉高致》對山石有過這樣的描繪:“春山艷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
中國古典園林正是將這種繪畫理論運用到園林疊山之中,創造了獨具園林意境的山石景觀。山石景觀的營造中,假山藝術是重要的環節。計成在《園冶》一書中言之“夫理假山,必欲求好,要人說好,片山塊石,似有野致。”他又說:“有真為假,有假成真,稍動天機,全叨人力”。要在有限的空間內,創造山水之勝,只能是神似的藝術再現。
中國造園藝術與山水畫關系密切,中國園林表現“多方勝景,咫尺山林”,而山水畫表現“咫尺之內,而瞻萬里之遙,方寸之中,乃辨千尋之峻”,兩者空間形式雖不相同,表現各異,但淵源相同,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即“師法自然”和追求“神似意境”。山水畫的畫理,也常用來指導堆石疊山,影響園林造園意境。大師計成將千百年來山水畫家對自然山水長期觀察所概括和提煉出來的創作原理,以及某些具體技巧和手法,創造性地與用于造園藝術之中,并寫成了一本具有民族特色和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園林專著《園冶》。?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言:“山近看如此,遠數里看又如此,遠數十里看有如此,每遠每異,所謂山形步步異也。如此一山則兼數百山之形狀,可得而不悉乎”!山形四面可觀,變化多致,這就達到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藝術境界。而要達到上述效果則必須做到有關假山藝術造型要求即要有賓主,要有層次,要有起伏,要有來龍去脈,要有曲折回抱,要有疏密、虛實共六點。?堆山時,石材不可雜,紋不可亂,塊不可勻,縫不可多,要具有地方特色,最好就地取材;造型忌矯揉造作,忌繁瑣,忌如香爐蠟燭,忌如筆架花瓶,忌如刀山劍樹,忌如銅墻鐵壁,忌如鼠穴蟻蛭,力求自然樸素,手法簡練,這些也都是園林藝術所要求的。?
園林中的堆山石材,也因地制宜地使用不同的材質。《園冶》中的相石篇就介紹了太湖石、昆山石、宜興石、龍潭石、青龍山、石靈璧、石峴山、石宣石、湖口石、英石、散兵石、黃石、舊石、錦川石、花石綱、六合石子十六種石材,而在造園中又以太湖石、黃石最為常見。太湖石主要產于太湖流域,因此有太湖石之稱,又簡稱為湖石,“瘦、漏、透、皺”是其主要審美特征。太湖石在蘇州園林中幾乎每個園子都有。黃石分布很廣,《園冶》中記載“黃石是處皆產,其質堅,不入斧鑿,其文古拙。”黃石多疊砌成大型山石,外形剛直峻拔,氣勢雄渾,如蘇州耦園黃石假山就是其中佳品。ID:ai_garden
交流 | 轉載 | 投稿 | 愛園林
投稿可發送至“ouyuan@ncspread.com”哦~
轉載請注明出處耦園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