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盆景是當今盛行的盆景流派之一。它用盆小巧,構想精致,造型美觀,點綴居室,生機盎然。每一小組盆景的各種擺件需表現出各異的形態,并注意整體的布局。聚散的致,主題突出,最后達到制作者的藝術構思和審美情趣,這就是微型盆景藝術的生命力所在。
那么,微型盆景要怎么制作呢?如何讓它展現出凹凸有致的身材,又如何讓它更具誘惑與美感呢?
一、取材
制作微型盆景,一般選擇枝細葉小、上盆易活而且根干奇特、花果艷麗、易造型的質料。常選用的有五針松、小葉羅漢松、真柏、黑松、瓜子黃楊、鳳尾竹、細葉冬青、六月雪、文竹、雀梅、南天竹等。以上樹種可用扦插、播種和分株等法得到植物。為了快速成型,也可到山野挖取枸杞、錦雞兒、金豆、紫藤、鋪地蜈蚣、火棘等樹樁,挖出經藝術造型后即可栽入盆中。
二、 造型
要“意在筆先”,胸中備古木之形。造型要高度概括,常用方法有棕絲結扎法、鉛絲纏繞法、折枝法、攀扎法及倒懸法等等,其中采用鉛絲纏繞法整形較為簡便。一般樹木整形以在早晨進行為宜。具體操作要根據枝干的粗細分別選用直徑合適的鉛絲纏繞枝干,再把枝干彎成所需要的形態。用鉛絲纏繞時必須緊貼樹皮,疏密適度,繞的方向以和枝干直徑成45。為宜。經過1~2年后樹干基本定型,才可去掉鉛絲。對那些不必要的雜亂枝條。應截短或除去。
三、上盆
整形時要將樹木從泥盆中移栽到紫砂盆或釉盆中。盆的形狀、巨細、光彩須和樹體相配。一般情況下,高妙筒盆,適合于懸崖式;橢圓或淺長方形盆,宜栽直干或斜干式;圓形盆可設置裝備擺設低矮盤曲植物;多角形淺盆,宜栽高干式。此 外,盆架也應與花盆形態色彩協調,交融成完備的藝術結構。 古人鑒賞盆栽藝術有“一樹二盆三花架”的名言。
以上都是微型盆景簡單的制作方法,如果要讓你的盆景更加動人,那么,則需要學習一些技巧。盆友們都知道,盆樹的主干是造型的基礎,它的基本形態關系到盆景造型的全局發展趨向,并將影響作品的整體構成形式。
在這里介紹一則微型盆景主干瘦身改造的實例,看仔細啰,粗心的人看上去變化并不大,實則主干變得凹凸有致了。來吧,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一
這盆主干健壯的小蠟樹看上去體態雕腫,不大雅觀。時值2月下旬,新葉萌芽,決定在摘除舊葉的同時對小蠟主干進行瘦身改造。
二
用半月鏟對干身作雕刻處理。操作面必須掌握分寸,原則上鏟掉的樹皮不得過半,否則水線全被切斷后,勢必會產生植株枯死的惡果。
提示:拿捏盆景樹的手需帶好手套,以免誤傷。
三
實施了瘦身手術后,小蠟主干顯得簡約壯實。
提示:可以在樹身創口處用多菌靈涂抹,以防病菌感染。
四
大約13個月后,即5月下旬,盆樹已是新葉滿枝,頗具風姿。
五
修剪整理樹葉,讓小蠟樹樁的分枝線條充分展露出來。
六
大功告成!開始轉入日常養護。估計2年之后,樹形將會愈加令人滿意。到那時,枝繁葉茂,將展現出“剛猛、堅毅”的理想樹形。
現在看上去,是不是已經有絲絲凹凸有致的美感啦?
莫急莫急,且待數日,見證奇跡的時刻吧!
來源: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