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耗損有很多途徑,如熬夜、暴飲暴食、心理壓力大、情緒波動、缺乏適當運動等。人體的恢復是在安靜中恢復的,修行者進入禪定即可得到休息,相對于平常人需要依靠睡眠才能進入深度放松的狀態,已達到了恢復體力的目的。
地球上的規律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萬物在白天活動,夜晚潛藏,人應該順應自然界的規律,才會有健康的身體,否則,自然界的規律就會反作用于人體。
眾所周知,自然界的一些動物是晝伏夜出的,如貓頭鷹、老鼠、猛獸等,但都是短命的。
夜生活豐富的地區,比如深圳、廣州、上海、北京等地的猝死率,均比其他地方要高出很多。
凡是夜生活豐富的人群或熬夜多的人群,平均壽命都不高。根據2007年的統計數據,北京中關村的平均死亡年齡是53.4歲。這個人群的特點是:熬夜、三餐沒有規律、壓力大、運動少……,其中熬夜占了很大的比重。
凡是熬夜的病人,從脈象上來看,肝氣虛的現象非常多見。前段時間,有個從1999年起就在北京中關村創業的老板來找我看病,他的眼圈黑得不得了,害怕跟別人合影,一合影就呈現出兩個熊貓眼。而且白天嗜睡,睡意襲來,即使對面坐著重要客戶也要去睡覺,否則精力實在支撐不住,還有脂肪肝。這個人腎根不虛,腎脈不是很沉,心地比較清凈,故判斷他不是邪淫傷腎。細細問來,原來從1999年到2002年這三年基本上每周熬夜三次,身體就是那個時期消耗得太嚴重了,年輕時身體好他不覺得,一旦稍微虛弱癥狀就表現出來了。我用健脾養肝的方法去治療,并叮囑十點之前必須睡覺,兩個星期之后嗜睡癥狀消失,一個月之后黑眼圈縮小,慢慢褪去變淺。
我在2007年碰到一個老師,是北京佛教界的一個大居士,領導著一個比較知名的傳統文化網站,我給她看病時,她告訴我說:“我的習慣是早睡早起,也就是凌晨兩、三點鐘睡覺,早上八、九點鐘起床?!彼芾碇粋€公司,整個公司的職員都向領導學習,努力工作,毫不懈怠,堅持到深夜乃至凌晨都不睡覺。我去他們公司時,看到端茶倒水,進進出出忙碌的年輕人,一個個面色晦暗,雙眼血絲,疲勞無神。再看看這位老師,頭發稀疏,面色浮紅(一般人誤以為是紅潤,其實是因為心火不降的原因,臉色好像抹了胭脂一般),筋骨僵硬。為其診脈,發現她下焦虛寒,這是長期睡眠不佳導致的。這位老師身居高位,而我地位卑微,不便直接勸說,只是為她開好溫暖下焦陽氣藥,并教他鍛煉身體的方法后便離開了,沒有過多地勸諭。事后想起,真想從醫生的角度提醒她一下,也同時提醒學佛的同修們注意以下三個誤區——
1.精進不等于熬夜!
佛陀在世時,很懂得養生,要求弟子中夜時分(22時——2時,包括子時)入定或休息,非常符合人體的自然規律。說得嚴重一點,經常熬夜導致身體不好,百病叢生,疾病纏身,有悖于修行“離苦得樂”的宗旨,患病后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便;而且長期熬夜導致肝腎不足,這種體質的外在表現就是缺乏耐心,內心煩躁,很容易發脾氣動肝火,導致“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
2.修行勿急于求成!
我勸很多居士早睡覺的時候,他們往往反駁說:“某某法師幾百天不睡覺身體照樣很好,我的師父經常熬夜,身體也非常健康!”但師父們健康不見得你就健康。師父修行得力,方法正確,已有一定成就,身體已被轉化,所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能量級別高,一般自然規律約束不到。而普通人財、色、名、食、睡纏身,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嗔癡慢具足,即使皈依,也不過是結個緣而已,佛法根本沒有入門,沒有通過修行離苦得樂,根本談不上定力,沒有定力,身體就轉化不了,說白了,還是個欲界的低等動物,依然得自然規律的約束。所以奉勸諸位,不要急于求成,輕易模仿圣者的行持。還是應該循序漸進,老老實實地修行,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佛,心里沒有壓力,反而容易成就,身心自然就轉化了。越放松沒有壓力,修行越快速上路。
3.叢林寺廟的作息時間是科學的
公元前六世紀,佛陀帶領著一千多人的僧團修行,白天講經,夜晚入定,當時一般規定為中夜時分入定或休息,這種制度后來演變成叢林制度,一直到今天。目前寺廟叢林的作息時間一般是夜晚九時左右休息,凌晨四時左右起床修行,這種作息制度是非常有規律的。有人會問:“一天才睡七小時,會不會睡眠不足???”我們知道,修行人生活簡單,白天也在相對清凈的環境中,遠離塵世喧囂,心如古井無波,所以消耗的陽氣較少,對他們來講,七小時的睡眠足夠了。有的僧眾用功得力,甚至能達到“不倒單”的地步,也就是夜晚用功打坐,不倒臥睡覺。真正進入禪定狀態,身體會感到輕安舒適,很快消除疲勞,陽氣能夠得到迅速補充,相當于高質量的睡眠。
我經常形容:睡眠好像吃飯一樣,營養最豐富的主餐就是半夜子時這兩個小時,一定要把這段時間“睡了”,其他時間(從凌晨1時到早上起床)就好像是副菜,點綴一下,可以達到營養均衡,但是主餐一定要吃啊。
現代社會,尤其是大城市,晝夜顛倒,很多人都是十二點之后睡覺,有個老總跟我說他凌晨兩點睡,早上九、十點鐘起床,這個人眼睛很大但是無神、毛孔粗大、臉色黑黃、容易疲勞、愛發脾氣,雖然很有錢,但身體條件極差,他來找我看頸椎病,我告訴他:“長期睡眠不足會傷及腎精,腎精不足骨髓就空虛,頸椎病就容易產生,要想病好,必須早早睡覺!睡眠要挑營養豐富的時間,子時睡眠最補養身體,比吃人參、燕窩、大補藥還好!”老總的飲食營養不可謂不好,可惜身體極差,其中原因就是“睡眠營養”不良。
腎精元氣就是肥料,合理睡眠就是水分,經常梳頭就是松土,三者配合,頭發質量就好,黑而光亮。
小孩子的純陽之體印證了一個道理,人體是內外相應的。也就是說:內心光明清凈,元氣充沛,表現出來的陽氣就充足,體力精力充足;內心陰暗齷齪,貪婪愚癡,外在自然晦暗無華,別人就不喜歡接近。只要我們恢復本來純凈至善的內心,元氣自然充沛。小孩子之所以元氣充沛,腎精充足,就在于他們每天開開心心、無憂無慮地生活,把每一件事情都當做新鮮的、好玩的、享受的去做,不在乎得失利益,不在乎明天、后天、大后天會怎樣。徹底放下身心世界的時候,你會感到能量在自動向體內匯聚,身體得到迅速補充和調整,很多頑疾會不治而愈。復歸于純陽之體,從我們的內心開始吧。
要清凈自己的內心,最究竟的方法自然就是清凈自己的念頭了。但一開始單從心念方面來控制不太容易得力,最好能配合運動,運動才能健脾胃,納腎氣,拜佛就是一種很好的運動,它還可以消除業障!同時念佛或誦經、持咒,至誠感通,就會得到加持!當然還得遵守五戒十善,多做好事,行善積德,修福造命,比如放生、印經、弘法、助人、勸善、改過……。所謂“天道無親,恒與善人”,做功德到一定程度,你的內心自然就清凈了,元氣充沛,身體健康。
從西醫的角度來說,皮膚的好壞取決于內分泌是否調整;從中醫角度來說,肺主皮毛,肺氣足,皮膚就光澤;肝主血,肝血充足條暢,皮膚就紅潤。金水相生,肝腎同源,肺和肝都與腎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腎水不足,肺陰空虛,皮膚就粗糙干燥,毛孔大;腎水不足,水不涵木,肝血貧乏,皮膚就蒼白晦暗,沒有血色。
愛美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女人的天性。很多皮膚不好的女孩,睡眠通常不好,要么睡得晚甚至熬夜,要么失眠多夢,通過調理睡眠,皮膚就得到了改善。要保養好皮膚,使之有光澤,避免生痤瘡、色斑、皮膚病,最好早睡覺,特別是十點以前睡覺。因夜晚內分泌調整,養肝補血,女子以陰血為本,肝養好了,陰血自然充足,皮膚自然好看,容光煥發。
冬季藏精補腎的說法是非常正確的,但不是說只有冬季才可以補腎,其實一年四季每天都可以補腎,俗話說:“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一天當中的夜晚(21時——3時)就相當于一年當中的冬季,這個時段三焦經、膽經、肝經值班,膽汁運作,骨髓造血,肝臟修復,調和氣血,排除毒素,百脈休養生息,所以這個時候要好好睡覺,睡眠質量好了,腎氣自然就補足了。
文:彭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