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神藥阿司匹林似乎很久沒有出現過了。身為藥物界的不死之柳,它可不會就此沉淪。
近日,哈佛大學的Tracey Simon和Jonas Ludvigsson等人分析瑞典50275名乙肝或丙肝患者的數據發現,服用低劑量的阿司匹林與肝癌風險降低31%,肝臟相關死亡風險降低27%相關。該研究發表在NEJM上[1]。
而相比于此前在中國臺灣地區進行的研究,該研究進一步明確了服用阿司匹林的時間越長,與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癌風險越低相關。相比僅短期服用3~12個月阿司匹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服用3~5年和5年以上阿司匹林與肝癌風險降低34%和43%相關。
論文通訊作者Jonas Ludvigsson(來自wikimedia.org)
阿司匹林抗癌這事并不稀奇。此前在中國香港進行的研究就發現,每日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與多種癌癥發生率降低相關。機制上,阿司匹林可以通過調節生物活性脂質等許多途徑預防癌癥[2],還能阻止血小板幫游離癌細胞抱團,降低腫瘤的轉移能力。
在各種癌癥中,肝癌可能是與阿司匹林關系最密切的癌癥之一了。肝癌中,星形細胞過表達COX-2,產生炎性的腫瘤微環境,促進了腫瘤的形成和生長[3],這正是阿司匹林抑制的靶點之一。此外,阿司匹林還可以通過抑制肝內血小板激活脫顆粒,預防肝纖維化和肝癌。
不少流行病學研究也顯示,阿司匹林與肝癌發生率降低相關[5-8]。不過這些研究,大多都沒有統計一些關鍵的肝癌風險因素,比如肝硬化、抗病毒藥物的使用等等。
(來自pixabay.com)
這次,研究人員利用瑞典傳染病監測登記局等處的數據,對服用阿司匹林和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癌風險的關系,進行了更為嚴謹的研究。
在排除了同時患有艾滋病或已經得了肝癌的患者后,研究一共納入了50275名成年人,平均年齡42.7歲,有33.8%為女性。這些人中,13276人是乙肝患者,36999人是丙肝患者,14205人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每日劑量為75mg或160mg,服用者都持續服用了至少3個月。其中7955人患有冠心病,12358人至少有一種心血管風險因素,比如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和高血壓??偟膩碚f,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相對年齡更大,男性更多。
(來自wikimedia.org)
在中位7.9年的隨訪中,有1612人被診斷為肝細胞癌,5017人因肝臟相關的原因死亡。
研究人員分析數據發現,服用阿司匹林的人,10年累計的肝癌發生率為4.0%,而不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為8.3%,差異十分明顯。在排除其它肝癌風險因素的影響后,阿司匹林服用者的肝癌風險比不服用阿司匹林者低了31%。
服用阿司匹林的人肝癌發生率低
相似的,阿司匹林服用者的10年累計肝臟相關死亡率為11.0%,不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為17.9%。服用阿司匹林的人肝臟相關死亡風險也比不服用的人低了27%。
而且,阿司匹林的使用時間也跟肝癌風險密切相關。相比僅短期服用3~12個月阿司匹林的患者,服用3~5年和5年以上阿司匹林與肝癌風險降低34%和43%相關。在隨訪期間停止服用阿司匹林的人,肝癌風險和肝臟相關死亡風險也比持續服用的人高了22%和31%。
服用阿司匹林時間越長的人,肝癌和肝相關死亡風險越低
不過,要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肝癌,還得看看它會帶來多大的風險,比如阿司匹林最常見的副作用——消化道出血。特別是,肝病患者本身凝血功能就比較差,再加上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可別沒得肝癌就先大出血死了。
好在,根據研究人員的分析,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和不服用阿司匹林的人,10年累計消化道出血率分別為7.8%和6.9%,并沒有顯著的差異。而且,即使是發展到了肝硬化代償期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也沒有表現出額外的出血風險??梢哉f是很安全了。
但出于嚴謹考慮,研究人員還是建議,在把阿司匹林納入肝癌預防指南之前,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評估它在整個肝病譜系中的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