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拍照功能已經逐漸成為廣大用戶的關心重點,因此如何選購一款好的拍照手機已經成了十分重要的問題。而在選擇拍照手機的過程中,“高像素”成為了拍照手機的必備條件,畢竟無論拍照手機的畫質如何出色,像素不夠高依然無法表現出足夠的細節。
但由于目前的技術限制,拍照手機的像素普遍被限制在了千萬級,偶有高像素的產品,卻因為本身不夠完美,而缺乏大眾用戶的認可。那么一款拍照手機要如何正確去追求“高像素”呢?畢竟高像素也是拍照畫質好的重要保證。
像素變高 絕對趨勢
2000年世界第一臺拍照手機夏普J-SH04,雖然其誕生讓人們贊嘆,但是其拍照像素只有11萬左右,這樣的拍照水準拿來玩玩當時流行的彩信還可以,真要說什么實用性,那還真是一點都沒有。世界第一臺內置攝像頭的GSM手機——諾基亞7650,也只是配備了30萬像素,與真正的數碼相機還是相差甚遠。
正當人們以為手機拍照最多只能算是玩具的時候,手機攝像頭開始像高像素進行沖擊,100萬、200萬、300萬甚至500萬,接著更是突破了1000萬像素,開始與卡片式數碼相機正式叫板。可見手機攝像頭像素變高,已經成了一種必然。
那么,手機拍照像素究竟能達到多高的水準?2012年在西班牙的MWC展會上發布的諾基亞808告訴了我們問題的答案。諾基亞808配備了4100萬像素攝像頭,超過了所有卡片式數碼相機,甚至絕大多數的單反,讓世人震驚不已。
取得平衡 更為關鍵
為了保證拍照畫質,諾基亞808在擁有4100萬像素的同時,還配備了1/1.2英寸超大感光元件,直逼部分微單相機。感光元件變大,確實保證了手機的拍照畫質,但諾基亞808鏡頭部分厚達17.95mm,遠超普通手機的機身厚度水準。后來同為4100萬像素的Lumia 1020,即使采用了較小的1/1.5英寸感光元件,機身厚度依然超高了10mm。
難道就沒有一種有效平衡高像素與手機機身厚度的辦法么?對此,國產手機創新先鋒OPPO,在其Find 7發布時候,推出了一種叫做“超清畫質”的功能,在保證手機機身厚度不超過10mm的情況下,提供了5000萬像素的清晰畫質照片輸出。
“超清畫質” 采用多幀合成超采樣技術,以數張CMOS有效像素輸出尺寸的照片合成為一張超高像素的照片,以便獲得更大的畫幅以及更多的細節。相對傳統的物理級高像素感光元件,“超清畫質”功能的優勢在于發揮通用型感光元件的最大優勢以及盡可能降低手機機身厚度的情況下,獲得高像素照片。甚至在世界首款機身厚度在5mm以下的OPPO R5,也提供了5000萬像素“超清畫質”照片輸出,這在過去是完全無法想象的。
相對傳統的以“插值”方式提高像素的手段而言,“高清畫質”提供了較為接近傳統的物理級高像素感光元件的出色、畫質更好的照片。在OPPO Find 7的基礎上,OPPO N3提供了6400萬像素畫幅輸出。同時,為了照顧不同消費者的需求,OPPO N3還提供了3200萬像素照片的。
超高像素 用處多多
相對一般旗艦拍照手機只能提供1300萬像素,搭載了高像素攝像頭的拍照手機,在拍照畫質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Lumia系列手機中,凡是像素超過2000萬級別的,都提供了“同時拍兩張”的功能,一張是高像素全尺寸照片,另一張則是500萬像素高畫質照片。這張500萬像素,是Lumia手機在機內對高像素照片縮小得來,擁有更高的銳度和畫面純凈度。
OPPO拍照手機提供“超清畫質”,雖然在樣張實際畫質表現上相對物理級高像素照片略有差距,但實際差距很小,且能相比普通照片擁有更多細節,無論是后期效果處理還是畫幅裁切,都有更大的好處。
同時,由于“超清畫質”照片是由數張CMOS有效像素輸出尺寸的照片合成而來,因此如將“超清畫質”照片縮回到CMOS有效像素的實際尺寸,如將OPPO N3的6400萬像素“超清畫質”照片(6524×4893)縮回到OPPO N3的1600萬CMOS有效像素照片(4608×3456),其畫質表現相對OPPO N3直接拍攝1600萬像素照片,會有明顯的提升,尤其是在夜景表現上,十分突出。
總結
從2000年夏普J-SH04誕生到2012年諾基亞808發布,從11萬像素到4100萬像素,拍照手機花了12年的時間,手機拍照像素變得越來越高,已經成了不可阻擋的趨勢。但是手機作為一件便攜設備,其自身設計也是十分值得重視的。OPPO拍照手機所主打的“超清畫質”功能,顯然是一個相當出色的解決方案,在為用戶提供高像素畫質好的拍照手機同時,也讓手機保持了比較正常的外觀形態,這點十分使得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