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庭院
“崇尚自然,師法自然”是中式別墅庭院景觀設計所遵循的一條不可動搖的原則,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中式庭院景觀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機地融合為一體,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利用自然條件,模擬大自然中的美景,經過加工提煉,把自然美與人工美統一起來,創造出與自然環境協調共生、天人合一的藝術綜合體。
雅韻之態
受中國畫構色原理的影響,江南風格中式庭院以“雅”為韻,其建筑沒有華麗的色彩,而是多借自然植物之形態、質感、風韻與山水、建筑互相襯托掩映,創造出了生機盎然的中式庭院景觀。
長廊小憩
走在九曲回廊上
長廊蜿蜒曲折
高低起伏
行走間有清風明月相伴
亭臺倒影
垂柳拂岸
1
長廊的形式有曲長廊、直長廊、波形長廊、復長廊。按所處的位置分,有沿墻走長廊、爬山走長廊、水長廊、回長廊、橋長廊等。
2
曲長廊多楹迤邐曲折,用一部分依墻而建,其它部分轉折向外,組成墻與長廊之間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小院落,其中栽花木疊山石,為園林增添無數空間層次多變的優美景色。
復長廊的兩側并為一體,中間隔有漏窗墻,或兩長廊并行,又有曲折變化,起到很好的分隔與組織園林空間的重要作用。
爬山長廊都建于山際,不僅可以使山坡上下的建筑之間有所聯系,而且長廊隨地形有高低起伏變化,使得園景豐富。
3
水長廊通常凌駕于水面之上,既可增加水面空間層次的變化,又使得水面倒影成趣。
橋長廊是在橋上布置涼亭,既有橋梁的交通作用,又具有長廊的休息功能。爬山長廊都建于山際,不僅可以使山坡上下的建筑之間有所聯系,而且長廊隨地形有高低起伏變化,使得園景豐富。
水長廊通常凌駕于水面之上,既可增加水面空間層次的變化,又使得水面倒影成趣。
橋長廊是在橋上布置涼亭,既有橋梁的交通作用,又具有長廊的休息功能。
月洞門
月亮門又稱月洞門或月門,為中國古典園林、越南園林與大型住宅中在院墻上開設的圓弧形洞門,在朝鮮傳統建筑中則見于室內。
因圓形如月而得名,既作為院與院之間的出入通道,又可透過門洞引入另一側的景觀,兼具實用性與裝飾性。
月亮門兩側的墻體通常刷成粉白色,并在門的邊緣處留有灰色的裝飾邊,下部做平不設門檻,上部則設計有點明意境的橫向匾額。除用于院落之間的分隔與過渡外,亦可用于室內空間。
疊石理水
“水以石為面,水得山而媚”,水無石則岸無形,亦無態,所以在園林理水上常采用淺水露磯、深水列島的辦法加以處理。
意境交融
中式的院子特別之處在于更具有表象之外的意境之美,不僅看著漂亮,住著舒服,更有了與心得交融。“空白”不是一無所有,而是暫時隱藏,其中貫注著自然的精魂和設計者的生命律動。正如王夫之所言:“凡虛空皆氣也,聚則顯,散則隱,隱則人謂之無。”
名垂竹昂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把竹子作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人們把竹子隱喻為一種虛心、有節、挺拔凌云、不畏霜寒的品格精神,所以竹子是中式別墅庭院景觀設計最具代表性的植物之一,除了竹子以外,人們還將松、梅、蘭、菊、荷以及各種形貌奇偉的山石作為高尚品格的象征。
庭院景觀是園林的延伸和微縮,它們的性質、規模雖不完全一樣,但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圍內,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為地開辟山水地貌、結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從而構成一個供人們觀賞、游憩、居住的環境。
現代建筑風格的庭院與中式古典園林元素中的山,水,建筑,植物融合起來,帶來移步換景的空間體驗。簡潔的景墻,圍墻上的漏窗,巧妙布置的門洞,形成空間有序,虛實相間,明暗變化的立體山水畫。
庭院全景
疊石假山
魚兒悠游
三折曲橋
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
中國園林歷史悠久,蘇州園林更是中國文人寫意山水的典型代表,具有幾千年的深刻的文化烙印。一座現代化結構和外觀的別墅,如何與中式意境恰當銜接,融和,使建筑不突兀存在的同時突出表現中式園林的精華之處,對于設計和施工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