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合同約定情況看,各方對何時交付聯建房產并沒有特別嚴格的時間要求,交房時間一直處于變動中,亦未有逾期交房解除合同的約定。且2008年案涉項目主體工程已經完工,愛之泰房產公司欠付工程款及其他材料款的事實不能認定愛之泰房產公司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故雖然愛之泰公司存在遲延履行債務的行為,但尚未達到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之嚴重程度。為避免合同雙方利益的顯著失衡,不應認定永昶商貿公司和農墾機電公司有權解除合同。
1、2003年10月10日,農墾機電公司(以土地使用權作投資)與愛之泰公司(出資方)簽訂《聯建協議》:愛之泰公司應在本協議簽訂之日起30個月內完成全部工程,將約定面積交付農墾機電公司使用,如果沒有按期交付使用,愛之泰公司應承擔農墾機電公司拆遷戶的安置費;愛之泰公司如在36個月內不能完成大樓建設工程,農墾機電公司視愛之泰公司違約。愛之泰公司應承擔農墾機電公司各種損失(如拆除樓房所造成的各種損失)。
2、2006年1月12日愛之泰公司與農墾機電公司又簽訂《協議書》:愛之泰公司施工工期從2006年2月20日起,施工期限不能超過30個月,如超過施工期限后,違約賠償金每月3萬元。
3、2006年10月11日,農墾機電公司、愛之泰公司又約定,銀垠大廈工程在2007年10月20日不能交付使用,農墾機電公司所用城建公司墊付的拆遷補償款由愛之泰公司無條件全額返還。
4、另查明,農墾機電公司未按照《聯建協議》的約定將案涉土地過戶到愛之泰公司名下,亦構成違約。
5、農墾機電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要求解除《聯建協議》并要求愛之泰房產承擔違約責任。
農墾機電是否因愛之泰房產未按時交付聯建房產對聯建協議及補充協議享有法定解除權?
從上述合同約定情況看,各方對何時交付聯建房產并沒有特別嚴格的時間要求,交房時間一直處于變動中,亦未有逾期交房解除合同的約定。而2008年案涉項目主體工程已經完工。故雖然愛之泰公司存在遲延履行債務的行為,但尚未達到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之嚴重程度。
本院認為,在雙務合同中,雙方均存在違約的情況下,應根據合同義務分配情況、合同履行程度以及各方違約大小等綜合考慮合同當事人是否享有解除權。綜合全案情況看,愛之泰公司承擔了聯建項目中的主要工作,并已經履行了大部分合同義務,案涉項目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在各方均存在違約的情況下,認定永昶商貿公司和農墾機電公司享有法定解除權,無事實和法律依據,并導致合同雙方利益的顯著失衡。原判決解除合同不妥,本院予以糾正。
(2012)民一終字第126號
《合同法》
第九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 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 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 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 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八條 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
《關于當前形勢下審理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2009-07-07
8、 為減輕當事人訴累,妥當解決違約金糾紛,違約方以合同不成立、合同未生效、合同無效或者不構成違約進行免責抗辯而未提出違約金調整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就當事人是否需要主張違約金過高問題進行釋明。人民法院要正確確定舉證責任,違約方對于違約金約定過高的主張承擔舉證責任,非違約方主張違約金約定合理的,亦應提供相應的證據。合同解除后,當事人主張違約金條款繼續有效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合同法第九十八條的規定進行處理。
解除權得以行使,合同關系終止,解除權制度本身看與鼓勵交易原則相沖突。但對于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的合同雙方,如不賦予當事人解除權則無法打破當事人間的僵局,不利于無社會價值的合同關系之割斷,也不利于當事人關系之確定。梳理合同法,合同解除權包括合意解除(分事前約定和事中約定)和法定解除(含情勢變更)兩大類。
法定解除主要包括合同法六十九條規定的基于行使不安抗辯權時的解除權、合同法九十四條規定的法定解除情形出現時的解除權、情勢變更情形下的解除權和租賃、定做、技術開發、委托等特殊合同關系中的法定解除權。本案例當事人是依據合同法第九十四條主張解除合同。本案例中雖然違約方出現延遲交付,且多次承諾新的交付期均未能實現,最高院認為即便如此,雙方在簽訂合作合同時并未明確約定延遲交付構成根本違約,后期對于交付期間的屢次變更只能認定是雙方對于交付期限一直處于變動中,未超出各方預期。不足以構成合同目的無法實現,因此不具備法定解除合同的條件。
提醒:簽訂合同時應當注意,如果合同標的物質量、數量、型號、交付期限或其他要素是不可變更、不可調整的,應在合同中注明:“如有更換或延遲可解除合同”,這樣可在相對方出現上述情形時發生守約方解除合同不能的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