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看電視劇版《紅樓夢》的人,想必對黛玉之死那一集記憶猶新:這一頭,傻乎乎的寶玉跟寶釵拜堂成親,那一頭林黛玉一聲“寶玉,你好……”就魂歸離恨天了。再加上當年演員的演技,《葬花吟》的配樂,不知道賺了觀眾多少眼淚。
87版林黛玉
黛玉之死這一段,放在一般的小說里,算是很精彩的章節了。但是放到《紅樓夢》里,卻總感覺怪怪的。
第一,賈寶玉一丟了玉,節變成了個傻子,難道他的智商都存在玉里頭嗎?這部小說,通篇都是用通靈玉的口氣寫成的,這會兒通靈玉不見了,居然還能順理成章的寫下去,高鶚也是心大。
第二,寶玉黛玉都是賈母心尖兒上的人,為什么到了緊要關頭,賈母就換了一副封建大家長的嘴臉,只顧孫子,不管外孫女?
第三,大家都知道寶玉變成了傻子,賈母居然還有底氣跟薛家提親,把人家金尊玉貴的女兒拿來沖喜,是梁靜茹給了她勇氣嗎?更吊詭的是,薛家母女居然還答應了。薛姨媽明知道女婿是個傻子,還要把女兒往火坑里推,寶釵平時冰雪聰明的,居然也情愿往火坑里跳……大概是沒有通靈玉帶走了所有人的智商吧。
第四,當年紫鵑一個玩笑,說林黛玉要回蘇州老家,就把寶玉弄瘋了好幾天。無論是賈母,還是王夫人,都見識過寶玉對黛玉的情感。在寶玉命懸一線的時候,塞給他一個寶釵,不僅不能救回寶玉,反而會讓他死得更快。
以上僅僅是在吐槽后40回的劇情,簡直毫無邏輯可言。
賈母心尖尖上的人
續書中,林黛玉得知寶玉要娶寶釵之后,一病不起,一心求死。死因可以總結成——失戀。
如果后40回劇情按正常邏輯走的話,寶二奶奶的第一人選一定是林黛玉。只有林黛玉先死了,寶釵才有可能跟寶玉成親。也就是說,黛玉一定是死在寶玉寶釵結婚之前。這樣一來,也就不存在失戀的問題,那么林黛玉真正的死因是什么呢?
我把前80回小說仔仔細細翻了5遍,發現很多伏筆的內容在后四十回并沒有發揮作用。然后我把這些線索理出來,得到的結論我自己都吃了一斤。
穿紅的可愛死了
第一,晴為黛影,命運暗示
晴為黛影的說法,最早來源于涂瀛在《紅樓夢問答》用“影子說”分析人物關系:“襲人,寶釵之影子也……晴雯,黛玉之影子也。”襲人和寶釵,晴雯和黛玉的關系,基礎款和高級款的關系。所以在命運上,也是可以互相參照的。
我們都知道,晴雯的死因就是遭人誹謗,說她勾引寶玉。晴雯死后,寶玉為她寫了一首《芙蓉女兒誄》。這里的脂批說:“名誄晴雯,實悼黛玉。”也就是說,這篇祭文實際上是給黛玉寫的。
這篇祭文中寫道:“孰料鳩鴆惡其高……薋葹妒其臭……花原自怯,豈奈狂飆;柳本多愁,何禁驟雨!偶遭蠱蠆之讒,遂抱膏肓之疚。”遭遇讒言,病入膏肓。
祭文直接交代了晴雯的死因——遭小人誹謗。既然這篇文章實際上是在哀悼黛玉,那么,我們可以推斷,黛玉死前也是有一樣的遭遇的。
晴雯的死,是黛玉之死的一場預演。
第二,寶黛之情,是倫理禁忌
古代社會,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結婚之前,是嚴禁談戀愛的。即使少男少女之間很純潔的感情,也架不住賈府媳婦婆子們造謠,說他們干出了“不才之事”。
這一點,襲人比較懂。
第32回,寶玉訴肺腑,抓著襲人的手說:
“好妹妹,我的這心事,從來也不敢說,今兒我大膽說出來,死也甘心!我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這里,又不敢告訴人,只好掩著。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夢里也忘不了你!”
第33回寶玉挨打,第三十四回襲人就跟王夫人建議把寶玉從大觀園遷出來。
襲人連忙回道:“如今二爺也大了,里頭姑娘們也大了,況且林姑娘寶姑娘又是兩姨姑表姊妹,雖說是姊妹們,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處起坐不方便, 由不得叫人懸心,便是外人看著也不象。一家子的事,俗語說的‘沒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無頭腦的人,多半因為無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見,當作有心事, 反說壞了。 只是預先不防著,斷然不好…… ”
襲人本身是丫鬟,所以更懂賈府奴才們的尿性。一面擔心寶黛談戀愛,真干出什么出格的事;一面擔心奴才們造謠說寶黛之間有男女茍且之事。
王夫人這個人,一輩子最擔心兒子被勾引壞了,攆走金釧、晴雯、芳官、四兒一群丫頭,就是就是覺得她們可能勾引寶玉。被襲人這么已提醒,王夫人心里,大概對黛玉的存在已經有些防備了。
第三,手帕題詩,留下證據
這邊襲人提醒王夫人,那一頭寶玉就給黛玉送了舊手帕。民間山歌唱的好:“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顛倒看,橫也絲來豎也絲。”黛玉明顯看懂了寶玉的心思,馬上在手帕上提了3首詩。這些情侶之間互贈的信物,如果被有心人發現,就成了私相授受的證據。
第四,權力斗爭的犧牲品
那么,這幾張手帕有沒有被人發現的可能呢?有的。第74回,抄檢大觀園,第一個抄的就是林黛玉住的瀟湘館。當時有個叫王善保家的,在黛玉的屋子里抄到寶玉的舊物,喜滋滋的拿去跟王熙鳳邀功,幸好被鳳姐兒壓下去了。
這個王善保家的,是大房邢夫人的陪房。
按照封建社會的嫡長子繼承制,原本賈府應該是大房當家的。只因為賈母不喜歡大房,便讓二房王夫人當家,正房“榮禧堂”也給王夫人住,大房邢夫人只能住在花園隔出來的小院子里。家里處處都是王夫人說了算,邢夫人自然是不爽的,連帶著下人在府里也沒有地位。到了后期,大房二房的矛盾更加激化,邢夫人一有機會就找二房的茬。
這次抄檢大觀園,本來是想找王夫人的茬,沒想到偷雞不成蝕把米,倒查出自己家迎春房里有問題。無論是邢夫人,還是她手底下的奴才,都不會善罷甘休。而恰好,王善保家的有在黛玉房里發現寶玉的東西,你猜,她會不會造謠呢?
一旦王善保家的開始造謠,對寶玉還好,對黛玉,就是毀滅性的打擊。黛玉本來就有潔癖,這樣被人潑臟水,一病不起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曹公這個人,就喜歡劇透。故事還沒開始,就寫好了判詞——兩株枯木,上面懸了一條玉帶。“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就是釵、黛二人的命運。兩株枯木,暗示林黛玉死前眼淚枯竭。懸著的玉帶,有人解讀為上吊而死。
除了判詞,還有一處命運暗示。就是元妃省親之時,點了四出戲。分別是《豪宴》、《乞巧》、《仙緣》、《離魂》。這里的脂批劇透,四出戲分別伏賈家之敗、元妃之死、甄寶玉送玉、黛玉之死。其中《離魂》這出戲來自湯顯祖的《牡丹亭》,講杜麗娘在夢中邂逅才子柳夢梅,夢醒之后相思成疾,一病而亡。《離魂》就是演女主角在八月十五、中秋之夜病死的情形。這個伏筆又恰好跟另一段劇情相關聯。
第76回,也是中秋之夜,黛玉和湘云兩個人在凹晶館連詩。湘云出了一句“寒塘渡鶴影”,黛玉接了一句“冷月葬詩魂”。林黛玉一生喜歡寫詩,“詩魂”大概就是暗喻她自己吧。聯系《離魂》,我們可以推斷,林黛玉死的時間,很可能是在第二年的中秋之夜,80回后不久,寶釵定親之前。
至于死法,有人說是病死,有人說自縊,也有人說是跳水而亡。無論是什么死法,前提都是,黛玉一心求死。畢竟她自小體弱多病,搖搖晃晃這么多年都過來了,必須有一個讓她病情急轉直下的理由。在排除失戀的情況下,唯一讓她一心求死的,就是尊嚴名譽受損了。這棵逼她一心求死的稻草,就是下人們的誹謗。“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