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職場上,還是在生活里,我們一定遇到過一個場合,那就是別人來向我們借錢。
在職場上,當同事向我們借錢的時候,兩個人可能不算熟,但人家既然張口了,我們有時候還不好意思說不借。
同事借錢這就夠為難了,親戚借錢就更為難。比如,我就親身經歷過這樣的事。當時我小舅子說要結婚來跟我借錢,你說一家人吧,不借不是那么回事,而借了之后,其實事情更多。當時我那小舅子結了婚之后,三番五次說自己最近手頭緊張,沒法還錢,搞得我也是心煩意亂,催也不是,不催也不是。到最后,這個錢也沒要回來,只要當是接濟親戚了,后來也就不了了之。
所以后來,我就仔細總結了一下,面對借錢,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應對。
1.拖一下
其實一個最簡單,也幾乎不用動腦的一個方式,就是先拖一下。因為很多時候,對方也拿不準我們的底細,很多人來借錢,可能純粹就是準備著廣撒網,撈到一條是一條的策略來借錢的,可能他在你身上,可能本來就沒做太多準備,覺得今天非要跟你借錢不可。所以有時候,你隨便找個借口先拖延一下,很大概率上就能把這件事拖過去。
而且拖延一下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給自己一個緩沖的時間。因為人和人之間進行當面交流的時候,在心理學上我們講,這時候是有一種交往壓力在的,也就是說我們在潛意識里害怕拒絕別人,也害怕被別人拒絕。所以有時候所謂的礙于情面,不好意思,都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在這個時候我們做出的選擇也往往沒那么理智,之后往往我們都會后悔,當時自己要是堅決一點就好了。所以拖一下,給自己留夠緩沖的時間,我們也能獨自的想一想,這個人人品是否可靠,借了錢他能不能還,而且也可以充分的再衡量一下自己目前的經濟實力,不至于因為借錢給別人害的自己生活上難過。
而這個拖延的方法其實是百用的。比如,如果有人請你幫忙,不管這個事情,有多急、有多重要,你都可以對他說:能不能等10分鐘后,我給你答復,我現在手頭上還有點事,先處理一下再給你答復。這樣很多事情,有了這個緩沖的時間,都會好辦很多。
2.哭一下
當我們拒絕借錢的時候,我們每個人腦中第一個蹦出來的話,一定是“我最近沒錢,手頭緊,借不出啊”但是這種話連傻子都想得到,對于借錢的人來說,你這種說法就顯得未免牽強,說服力不夠了。所以,我們需要給這個拒絕,找一個理由,或者構建一個更詳細的場景,去向對方解釋自己的處境確實不行,沒法借錢。
而這個方法說白了,就可以叫做哭窮。比如說,對方向我們借錢。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說:朋友啊,我上半年股市行情好的時候把自己全部的積蓄全投到股市里去了,結果現在股市一直跌跌不休,我現在都損失一半錢了,自己都在割肉止痛艱難度日,真的沒錢借給你啊。
或者你還可以說:你要多少?10000可以,但是我現在賬上沒有,在銀行理財上面,下個月到期,如果提前取出來的話,利息1000多塊就變成幾十塊了,能否等等?
這樣說話的優點就在于,我們向對方傳達的態度不是我們不想幫,而是我們幫不了,而且我們把這個困難要說的很具體,但別太夸張的描述一下自己目前也很困難,想幫忙,但是心有余力不足。
這樣的話不僅給了對方一個臺階下,也是用一種更委婉的潛臺詞讓對方明白我們不想借錢。雖然意思是同樣的意思,但是給人的感覺就不太一樣了。
3.幫一下
如果我們只能做到以上兩步,其實我們還算不上真正的情商高手,因為以上兩招雖然有效,但是我們還是沒有為對方解決問題,還不算真正的為他人著想,讓他人感到舒適。所以真正的情商高手,在上面拒絕的部分結束之后,還會立即轉換角色,站到對方那一邊,來給他出謀劃策解決問題。
比如對方,找別人幫忙,那么我們可以告訴他,誰更擅長。
比如對方需要借錢,那么我們可以向他推薦一些靠譜的貸款機構,甚至,如果我們有相應的知識的話,我們還可以幫對方詳細構建一下應該如何申請銀行貸款,去哪里能找到低息貸款等。
我們之所以要做這一步的理由,其實就在于:別人能開口找我們幫忙,其實心里是認同我們的,不管最后我們有沒有幫到實處,給別人出出主意也算是一種幫忙,當然,還有一層意思,我不說,看有多少讀者明白。
其實借錢這件事,是一個很小的事情,但是它背后體現出的是我們說話的本事,體現出的是我們的情商是否到位。
因為其實所謂的情商,就是讓對方和我們交往的時候感到很舒適,而這三種說話方式,其實都傳遞出了“我是你哥們,我也很想幫你,我和你是站在統一戰線的,但是我可能確實沒這個能力幫”。這樣,同樣是拒絕,效果卻會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