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冰消岸草青,
三三五五踏青行。”
踏青的習俗
在中國由來已久,
人們聚親約友,
承大好春光游玩。
大江南北,
千山萬水,
這些詩詞中的大好河山,你可曾去過?
小編帶上詩詞,與你相約在青草香的三月景!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岳》
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五言古詩,描繪的是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泰山自古以來便是我國最著名的山峰之一,有五岳之首的美譽。泰山風景以壯麗著稱,山峰陡峭高聳,十分壯觀,在山頂觀看日出、晚霞等也十分綺麗。山間經常有云海出現,春天可以看山間的桃花和梨花;夏天山頂翠綠,十分涼爽;秋天的樹葉紅黃相間層林盡染;冬天時山頂常有霧凇,非常漂亮。除了自然風光外,山上還有眾多的古跡、石刻和宗教廟宇,人文景觀也非常豐富。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
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因其雄奇險秀、山中多飛泉瀑布和奇洞怪石,自古深受文人墨客鐘愛。“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廬山的四季美如斯,而其中尤以涼爽的夏季最為人們青睞,是享譽海內外的避暑勝地。這里既有云海勝境,又有絕美的日出晚霞,還有香醇的高山云霧茶。而山上那些彌漫著民國氣息的近代名人別墅群,則成為如今又一道人文的風景線。
《詠華山》
宋·寇準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詠華山》
是宋朝宰相寇準七歲時詠誦的一首詩,是寇準在與先生爬華山時情不自禁吟誦出。西岳華山,古稱“天下第一險山”。“自古華山一條道”。“奇險”兩字,是華山風光的精髓。長空棧道,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處,親臨其境者,無不嘆為觀止。當你爬過所有險道山峰,躍上極頂,看到山谷中霧氣升騰、云海翻滾之時,必定會有豪氣沖天、大氣磅礴之感。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錢塘湖春行》
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描寫杭州西湖的七律。西湖無疑是杭州之美的代表,著名的“西湖十景”環繞湖邊,自然與人文相互映襯,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山水秀色,點綴杭州。云山秀水是西湖的底色;山水與人文交融是西湖風景名勝區的格調。西湖之妙,在于湖裹山中,山屏湖外,湖和山相得益彰。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見瀲滟,雨中顯空蒙,無論雨雪晴陰都能成景。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
是唐代詩人崔顥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描寫了在黃鶴樓上遠眺的美好景色。黃鶴樓,是武漢的城市地標之一,與岳陽樓、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登上黃鶴樓遠眺,可以看到滾滾長江和武漢三鎮風光。黃鶴樓座落在蛇山山頂,樓5層,高50余米,72根圓柱拔地而起,60個翹角凌空舒展,恰似黃鶴騰飛。樓內各層布置有大型壁畫、文物等。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筑。樓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色彩絢麗。
《題岳陽樓》
唐·白居易
岳陽城下水漫漫,獨上危樓憑曲闌。
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
猿攀樹立啼何苦,雁點湖飛渡亦難。
此地唯堪畫圖障,華堂張與貴人看。
《題岳陽樓》
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描寫了岳陽樓湖光山色的風景。岳陽樓,與滕王閣、黃鶴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除了登樓遙望思古,岳陽樓的獨特建筑構造也非常值得一看。全樓沒有用一根鐵釘和一道橫梁,樓的中部以四根直徑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貫樓頂,承載樓體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圓木柱子支撐2樓,外以12根梓木檐柱,頂起飛檐。全樓全靠榫頭銜接,相互咬合。岳陽樓的樓頂形式也非常獨特,采用了古代將軍頭盔式的頂式結構,這種層疊相襯的“如意斗拱”托舉形式,在我國古代建筑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一字一詞見乾坤,
滴水映月展山河。”
悠悠文明,中華大地,
每一寸河山,
都飽含著文人騷客們的詩情畫意,
每一句詩歌,
都描繪出祖國山河的秀美和壯麗。
“臨沂文明”訂閱號推薦 編輯:十九
責編: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