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買賣還沒過戶,拆遷補償款怎么算?現在有了定論
我們在買賣房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然很容易造成法律糾紛,今天我們就來說一個案例。陳先生十多年前以24萬元的價錢從王先生手里買了一套80平的房子,現在舊城改造要拆遷了,能換2套安置房。
這本來應該是一個愉快的事,但陳先生高興不起來,遇到了很多麻煩。原房主王先生找到他說房子沒有轉讓,這安置房屬于他的。陳先生不同意。隨后,王先生又自己找到征收方簽訂了賠償合同,反而將陳先生撇在了一邊。
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該這么辦呢?
2006年6月,陳先生以24萬元從王先生手中購得市中心房產一套,并簽訂了買賣合同,交付了房產證書原件。然則王先生并沒有將房產過戶給陳先生,還讓陳先生放心不過戶也沒有關系 。陳先生考慮到和王先生是朋友,又認為合同在手,證也拿了,錢也給了,有收條,關于過戶一事也就沒太在意。今后十年,雙方沒有辦理過戶手續。
2017年9月,陳先生購買的房屋進入舊城改造。根據補償安置方案的補償標準,陳先生家庭的房屋可更換為兩套80平方米的平房,按照當地6000元的市場價格,折合人民幣96萬元。相當于11年增值約4倍。
拆遷的新聞也很快傳到了原房主王先生耳中,他隨后聯系了陳先生,想分一點拆遷補償。陳先生拒絕了這個要求。但王先生直接與征收人聯系,確認了補償資格,并成功簽訂了補償協議,為了拿回拆遷賠償,討回本屬于他的兩套安置房,陳先生只能通過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力。
陳先生要求法院判決房屋產權屬于自己,拆遷產生的補償安置權(即兩個安置房)也屬于自己。
法院受理了該案。經由考察,法院覺得,陳先生與王先生簽訂的合同合法有效。陳先生按約定向王先生交清了全數購房款,但因未辦理房屋所有權權屬變換掛號,故陳先生對所購屋宇雖實際占領、使用、收益,但并沒有實際取得該房屋所有權。
既然房屋已被拆除,房屋的產權因拆遷而被取消,不可能重新登記,雖然陳先生無法獲得房屋的產權。但是房屋拆遷的賠償屬于他所有。
拆遷律師建議:雖然陳先生是勝訴者,仍建議買家必須及時辦理轉讓手續,以便不時之需。否則,一旦房價上漲且拆遷補償過于高,可能會有許多必要的糾紛。此外,如果沒有轉讓,該財產也容易受到賣方的債務影響,甚至房子也被法院封存和拍賣。必須防止這些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