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科學新聞網《EurekAlert!》5月28日報道,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在距離地球921.7光年的恒星附近發現了一顆理論上不應該存在的行星NGTS-4b。
NGTS-4b半徑比海王星小20%,相當于3個地球大小,質量約為地球20倍。NGTS-4b和恒星的距離僅有0.02 AU ( 2842359.5 km),表面溫度高達1000℃,公轉周期只有1.3個地球日。換句話說,在這顆行星上面,一年僅有1.3天!
按照現有天文學理論,在距離恒星如此近(公轉周期小于2-4個地球日)的地方,根本不可能形成海王星大小的行星,這片區域被稱為“海王星沙漠”。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和地基天文望遠鏡發現的系外行星中不乏大量熱木星,但沒有一顆處于“海王星沙漠”地帶。
更令人吃驚的是,這顆行星竟然還擁有自己的大氣層。按理來說,恒星強烈的輻射早就應該將它的大氣蒸發殆盡,只留下巖石核心——NGTS-4b因此獲得一個“禁忌星球”的綽號。
借助歐洲南方天文臺位于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下一代凌星巡天(NGTS)”望遠鏡,英國華威大學Richard West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了NGTS-4b的蹤跡,這也是迄今為止科學家在這片區域發現的唯一一顆系外行星。
“海王星沙漠”形成行星的機制目前還沒有合理解釋,有科學家認為和阻止行星遷移機制導致的吸積盤密度喪失有關。至于NGTS-4b為何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研究人員推測它有可能是一顆流浪行星,在100萬年之前才靠近這顆恒星,當時它的體積更為巨大,我們現在看到的大氣層只是長期蒸發之后的結果。
宇宙V往事-專注科學科普
歡迎小伙伴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