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央視又用一檔清流節目霸屏了,《經典詠流傳》的豆瓣評分高達9.0,這種讓經典與流行結合起來的親近感讓它成為開年綜藝最大的黑馬。
時而如萬馬奔騰,時而如一夫當關,鳳凰傳奇把李白《將進酒》的這種氣勢演繹的淋漓盡致!讓人聽的熱血沸騰,李白的豪放,遇上鳳凰傳奇的全情投入,這歌太好聽了!
屈原的愛國之情,撞上古老的楚地曾侯乙編鐘,鐘聲一敲,就好像回到了2500年前。龔玲娜將楚辭、編鐘、戲曲元素揉合在一起,將一曲《離騷》大氣磅礴地演繹了出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現場太震撼了!
《游子吟》、《敕勒歌》、《春眠不覺曉》被改編成簡明輕快的兒歌,現場孩子們歡樂吟唱,簡單的曲調,只聽了一遍,大家都能跟著哼唱起來。“現在的孩子沒有歌唱”,因為這句話,谷建芬全身心投入到少兒歌曲的創作之中。從2005年到2017年,13載歲月50首創作,今年82歲高齡的谷建芬老師平均用3個月的時間打磨一首歌曲,她要讓孩子們在歌聲中健康成長,在歌聲中圓夢!
口技傳承人演繹百鳥爭鳴,出神入化!百靈鳥、玉鳥輕快鳴叫,老鷹空中盤旋。百千只鳥鳴叫,百千種鳥語,百千種情緒。陣陣鳥鳴聲,閉上眼睛好像置身廣袤的深林之中。口技大師這技藝令人驚嘆!
來自800年前的琴音!古琴大師用“松石間意”宋代古琴,彈出穿越了800年前的音律,綿延深厚,松沉曠遠。90后傳承人再現“高山流水”,七十二滾拂譜出流水的聲音,令人驚嘆!你一定不能錯過的琴音。
舞獅在舞臺上歡脫地吐云噴火,三龍戲珠,惟妙惟肖,好不熱鬧。當中間舞臺翻轉,后臺舞獅人的動作展現在大家面前時,才發現,前面的獅子都是靠后面十幾位舞獅人用絲線控制的!難怪霍童線獅被譽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延續1300多年的燈會特色節目之一,現場太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