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創于1915年的至美齋,迄今已有百年歷史。為了探尋這盤醬牛腱肉傳承百年的奧秘,小編特意跑到至美齋的制作工廠,為各路潮粉兒一一解答。
想要進入操作室可不是那么容易,每一位工作人員都需要穿戴好隔菌服裝,再經過洗手、消毒、風淋等4道工序,保證全身上下無毒、無塵、無污染才能進入生產區域。
選料精良的牛腱肉,需要經過8小時的解凍—分離—煮制(10-12小時)—冷卻—包裝,整整5個步驟,才能呈現這一盤盤鮮嫩的醬牛腱肉。
之所以稱為極品,自然是選用了牛肉中最好的部位。
切開橫切面,每一塊醬牛腱肉的紋理都讓人著迷,醬牛腱筋偏多,肉里包筋,筋內有肉,筋肉縱橫交錯。
經過10-12個小時的醬制,醬香味濃郁,口感越嚼越香。這種柔嫩帶筋的模樣甚是喜歡。
一壺酒,二斤醬牛腱肉是古代食客下館子喝酒的標配。紋理分明的精品醬牛腱肉,軟嫩的同時又不失口感。
這漂亮的醬牛腱筋紋路,吃一口就能甩速凍肉好幾條街。
普通醬牛腱肉,屬于筋少肉多的品類。色澤醬紅,油潤光亮,香料也不會掩蓋牛肉本身的肉香。
一口一片,牙齒舌頭都滿足。
要說下酒下飯的涼菜,牛肚絕對是最佳選擇。
醬牛肚切成大小一致的形狀,吃起來醬香濃郁,燉得柔韌不塞牙。看這一鍋鍋沸騰的醬牛肚,仿佛隔著屏幕都能聞到香氣。
只有在正宗回民餐廳才能吃到的這盤醬牛眼,可千萬不能錯過。
別看外形有些不濟,吃起來絕對是一道人間美味。秘制手法醬出來的牛眼,肉香四溢,不會過于軟爛又不失嚼勁,老天津人都好這一口。
當然作為百年傳承的品牌,除了醬牛腱肉,至美齋早餐也是天津老饕們強烈推薦的美食。
哆里哆嗦的軟嫩豆腐,加上一勺鹵,再配上一根果子,就是天津人一天的開始。
至美齋的老豆腐,豆腐極嫩極滑;醬紅色的鹵,不澥不坨;再淋上姜黃色的麻醬,色香味俱佳。
一碗鍋巴菜,天津早點的重頭戲。碎煎餅中澆上滾燙的鹵汁,再撒上芝麻醬、醬豆腐汁、香菜等配料,齒頰生香,回味綿長。
至美齋的鍋巴菜,鍋巴呈淺豆綠色,再配上顏色鮮亮,稠而不粘的鹵汁,不粘不散,松軟勁道。
記得在泡軟之前一定要趁熱吃掉~
果子雖沒什么稀奇,但是作為搭配老豆腐、鍋巴菜等,都是一把好手。
尤其這雞蛋果子,想要炸得外酥里嫩,軟綿爽口也不是那么容易。
晨起,一碗羊湯,一個牛肉燒餅,對每一位津門老饕們來說,已經是十足的誘惑了。
羊雜和湯一定要分開煮才叫正宗。湯色乳白,濃而不膩;雜碎整齊,既不膻騷,又能保有羊雜本身的風味。
濃郁的羊湯撒上碧綠的香菜葉,滿口鮮香。當滿滿的羊雜從碗底撈起時,硬磕,過癮。
進了至美齋,不點一套牛肉燒餅可不地道。以醬牛腱肉打出名堂的至美齋,牛肉燒餅自然也是經久不衰。
酥脆的燒餅夾滿了肉筋相間的醬牛腱肉,軟爛適中有嚼頭,再配上一碗熱騰騰的羊湯,讓人回味無窮。
比起油酥、芝麻燒餅,外皮焦酥的麻醬燒餅,永遠是暢銷貨,是天津人小時候最愛的吃食。
味道濃郁的麻將香氣,一口下去氣味融化在口腔中,恐怕任何人都很難禁得住這種誘惑。
至美齋總店位于復興路,除了有堂食,窗口還有各種醬貨、糕點、精美小菜以及精致禮盒。
每天上班高峰期,店內排著長長的隊便一字排開。
一碗鍋巴菜,一根果子,一碗豆漿,一個牛肉燒餅...這個充滿煙火氣的清晨,才是天津人一天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