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書法界,學習楷書是是書法的基本入門書體,任何人學習書法都不能逃過楷書。
而楷書中尤其以唐楷水平最高,所以很多人都去學讓唐朝人的楷書。唐朝有初唐四大家,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薛稷,在書法史上也有楷書四大家,那就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
而因為后來科舉制度的需要,歐陽詢的楷書成為了大眾臨摹的范本,一直沿襲到了今天,很多人學習楷書逐漸從歐陽詢的書體開始入門。
在當代社會,田英章的書法甚囂塵上,許多人認為田英章的楷書秀美,字寫得很好看,所以很多人學習田英章的楷書。
《易經》中說: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取法乎中,僅得乎下,取法乎下,僅得乎次。
學習書法也是這樣,學東西要學習高明的,最不濟也能學個中等水平。而田英章的楷書比起歐陽詢差之遠甚。
如果你想單純練一手漂亮的毛筆字,跟隨田英章的楷書學習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想在書法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非得學習古帖不行。
那么對于初學者是不是就該學習歐陽詢呢?不是的,歐陽詢的楷書太過高深,初學者很難領會,加之原帖殘破嚴重,給初學者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晚清以來,人們學習歐楷一般從姚孟起的臨本開始學習,姚孟起的臨本是千古以來歐陽詢九成宮的最好臨本,將歐陽詢的原貌形神皆備的還原了出來,加之點畫清晰,結構精準,并無過多的個人風格。
所以學習姚孟起并不限制個人的發揮。但是學田英章則終身積習難改。田英章的楷書將個人的風格發揮到了極致,并沒有凸顯歐楷風格,將歐楷險絕的態勢,寫的平衡而均等,是書法的大忌。其實就是規范的毛筆字,跟書法不搭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