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能有效促進孩子大腦發(fā)育,各種運動的肢體動作都會直接受神經系統(tǒng)的支配和調節(jié)。
如何激活孩子大腦?一起來聽聽杭州市永天實驗小學校長張剛怎么說↓↓↓
《 運動:激活孩子大腦最好的方法 》
主講人:張剛
沒有流量的朋友也不要著急,小編也為大家劃好了這一課的重點,爸爸媽媽們一定要記住啊!
為什么運動是激活孩子大腦
最好的方法?
一
運動能提高孩子認知能力
運動能有效促進孩子大腦發(fā)育,各種運動的肢體動作都會直接受神經系統(tǒng)的支配和調節(jié)。運動時心跳加快,血管適度收縮,血液循環(huán)加速,大腦的供血量就會大量增加,從而有利于大腦神經細胞的代謝,促進腦細胞的正常發(fā)育,對孩子的智力發(fā)展、認知能力提升非常有益處。
二
運動能夠加強孩子學習能力
科學家通過白鼠試驗發(fā)現,運動能刺激大腦里一些蛋白質含量的增高,這些蛋白質對于大腦負責學習能力部分的生長,至關重要。另外,運動可以鍛煉大腦中一個特殊的部分——海馬體。
三
運動能夠增強孩子團隊意識
身體素質是一切的基礎,運動不僅能鍛煉身體,提升身心素養(yǎng),還能開發(fā)大腦,增強肢體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同時,在不斷的團隊比賽中,孩子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通過體育運動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
如何激發(fā)孩子的運動潛力?
一
了解孩子的運動敏感期
二
要選擇適合的項目進行練習
0-1歲:俯臥抬頭、翻身、手腳觸碰床鈴、嬰兒被動操、玩玩具等。
1歲-3歲:以玩的形式達到運動的目的。比如寶寶爬行走路、快步追逐玩具、上下臺階、拋投小皮球、撿樹葉、玩沙子、牽著拖拉玩具跑等。
3歲-5歲:以室外玩耍達到接近真正形式的運動。短時間低強度的跑步、拍球、跳繩等。
5歲-7歲:初步達到真正形式的運動。騎車、溜冰、游泳、舞蹈、打球,跑步,爬山等,以及5歲前的所有運動都適合。還可以做一些夾彈珠、夾豆子等鍛煉。例如:使用筷子,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精細動作,還可以提高大腦功能。
8歲-12歲:固定每天都出去運動,健身,打球,酷跑,甚至是簡單的力量訓練,參加各種團隊比賽。
13歲-14歲:經常參加適合的球類運動,這時的男孩子,身體發(fā)育特別快。除了常規(guī)的運動,增加戶外運動經驗,徒步,遠途旅行。
15歲-18歲:男孩子可以打球,健身。女孩子也經常鍛煉保持身材。可以和大人一樣,自己安排自己的運動和戶外活動。
孩子參加運動有哪些科學建議?
長跑:也稱耐久跑,是冬季最好的體育鍛煉項目之一。長跑不僅能增強心、肺功能和提高人體的耐力素質,而且不受場地器材的限制,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長跑四步法】
跑前準備要充分:
準備活動的目的是將四肢、胸、背、腹、腰、膝、踝等部位充分活動開,方法是做操或小步慢跑以及跑的專門性練習,待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得到改善,身體暖和之后再正式長跑。跑前還要減少衣著,避免因穿較多較厚的衣服而不能及時排汗,引起運動后脫衣受寒,發(fā)生傷風感冒等不適。
跑步方法要多樣:
可采用趣味性的練習方式,領頭跑、穿插跑、螺旋式跑、蛇形跑等等;跑時可以變換環(huán)境。除了在操場上利用跑道,還可以利用小區(qū)、公園的自然地理位置,做定向運動等,利用環(huán)境的不同,提高大腦興奮性;利用競賽法,還能有效培養(yǎng)孩子頑強拼搏的競爭意識;還有聽音樂節(jié)奏跑等等。
跑步姿勢要正確:
長跑時,要保持肢體活動協(xié)調平穩(wěn),先用前腳掌或前腳掌外側著地,然后過渡到全腳掌著地。這樣既能減少膝關節(jié)損傷,又可以節(jié)省體力。在長跑的過程中,要注意調整呼吸節(jié)奏:可兩步一吸或三步一吸,不要節(jié)奏起伏過大,吸氣時應采用鼻呼吸和口鼻混合吸。跑中如果氧氣供應落后于肌體的活動需要,就會出現腿發(fā)沉、胸發(fā)悶、呼吸困難等不適現象,這時要適當降低跑速,調節(jié)好呼吸節(jié)奏。
跑后放松要及時:
長跑的最后階段要逐漸降低速度,跑完后還要再做一些呼吸運動和較緩和的全身運動,使身體逐漸恢復到安靜狀態(tài)。結束長跑后不要急于休息或使身體馬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可以原地蹦跳踢腿,全身要放松,兩臂自然抖動,兩腿交替前后左右自然擺動,然后抬膝俯身,兩手握拳或成刀形,捶打大腿和小腿肚,使肌肉充分放松。
除了長跑,跳繩、踢毽、冬季室內操、民間體育活動等運動項目也可以達到健體、健腦、健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