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今日正式卸任!接班人是普華永道前高管,阿里巴巴CEO張勇。
文 | 首財小哥
出品 | @首席財務官(ID:cfoworld)
2019年9月10日,我國第35個教師節,馬云55歲生日,阿里巴巴20周年。今天,也是馬云正式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的日子。
接任馬云的是阿里巴巴CEO張勇,他曾是普華永道高管。就在昨天,#最后一天上班的馬云#這一話題也登上微博熱搜。
網友說:#最后一天上班的馬云#明天就要退休了,最后一條上班的馬云,高興的就像一個孩子…
現場堪比追星
去年9月10日教師節,馬云宣布將于2019年9月10日卸任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昨日,有媒體曝光了馬云卸任前一天的視頻,馬云回到浙江杭州阿里濱江園區看望老同事。
馬云一身休閑裝扮,心情大好,現場人山人海,圍得水泄不通,所到之處歡呼雀躍,大家紛紛拿起手機拍照留念。
自卸任消息宣布以來,在過去一年里馬云已陸續退出了多家阿里旗下公司。
今日,55歲的馬云將按照他一年前提出的卸任計劃,正式辭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職。對于接下來的去向,馬云曾在8月28日公開發言中表示,自己9月份也將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職,但卸任并不代表退休。
“我還有兩個禮拜也要不當阿里巴巴董事長了,但絕不等于我不創業了,絕不等于我退休了,世界那么美好,我們多去做做,多試試,多折騰,多看看挺好。”
馬云曾戲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做CEO”。不過,一切都非常戲劇化,接棒馬云的張勇正是CFO出身。
擁有創造性的獨特基因
1995年,張勇從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專業畢業,作為中國第一屆證券專業的大學生,成功簽約到上海巴林銀行。
一切辦好只待上班時,總部卻傳來倒閉的消息。當時還有著名的被英國《金融時報》稱為“中國大陸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的327國債事件,深陷其中的萬國不得不與最強勁的競爭對手——申銀證券公司合并為申銀萬國。張勇笑稱正是由于這些“偶然”最終選擇了會計師事務所,和“財務”搭上關系。
張勇的家里,保存著一把阿里巴巴集團標志性的橙色雨傘,這是2007年7月張勇和馬云在香港第一次見面臨走時拿的。“當時香港正下著雨。我竟然神差鬼使般的將它帶上了飛機,帶回了家。”張勇相繼見了蔡崇信、孫彤宇及人事高管,最終做出加盟淘寶網的決定,只用了兩個星期,對于謹慎和思維縝密的CFO而言絕對是一個很短的時間。
在加入阿里之前,張勇是盛大網絡的CFO。本土互聯網行業素來不缺少有個性的老板,而馬云和陳天橋同為浙江籍的兩個大佬恰恰是棱角最為突出的兩位。
在性格溫和但不失決斷力的張勇看來,企業家有很多種,馬云關注戰略,喜歡把握前瞻性的事情,而陳天橋則更關注于細節,事必躬親。“但是兩個人都是非常nice的老板,很聰明、理性,懂得尊重游戲規則。”
張勇曾曾表示,“每個公司的CEO肯定都會有一個最親密的合作伙伴,只是由誰來擔當的問題,適應公司環境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作為CFO需要明確的一點是,CFO不是一個部門的CFO,而是整個企業的CFO,是站在老板的角度替老板管理企業的。專業人員達到一定程度后需要的不再是專業嗅覺而是商業嗅覺,優秀的CFO不是會計師而是戰略制定者。”
作為年齡相近的一代人,相近的文化背景和教育經歷使得張勇和馬云在很多方面可以輕松地達成共識。在張勇看來,作為從小經歷傳統教育,卻在大學畢業時面臨眾多選擇的一代人,無論做事還是做人方面都有很多相同的觀點。
從2014年馬云提出DT這一刻,意味著阿里作為“數據公司”必然以數據公司的運營方式去管理,而CFO對于數據公司的表達方式絕對是占有先機。
張勇口才很好,業務能力又很強,在理性的基礎上具備很強的業務洞察能力,這是“創二代”傳承過程中極其關鍵的。從移動互聯到萬物互聯、從商業公司到科技公司、從平臺到經濟體,在進入智能時代的前夜,張勇正在主導阿里巴巴更多更深層面的變革。
天貓是張勇首次創業的成果。2009年3月,張勇接手了處于困境中的淘寶商城,以內部創業的姿態主導了天貓的崛起,在阿里巴巴原有的商業模式上創造了賦能全球品牌的新模式。張勇更是一個創造者。他創意與主導的天貓“雙11”,一經推出即成為現象級商業盛事,這一凝聚和調動全球商業力量的標桿迄今難有后來者超越。
張勇更在諸多方面改變了阿里巴巴。他重新設計了淘寶的商業模式,隨后力主舉全集團之力“All in無線”,使手機淘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電商平臺。可以說,正是張勇奠定了阿里巴巴從PC端向移動互聯變遷的最重要基礎。
張勇主導投資了蘇寧、銀泰,打造新零售標桿盒馬,入股高鑫零售,收購餓了么,和星巴克等一系列國際品牌達成全面戰略合作,使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成為2017年以來的全球商業關鍵詞和重要趨勢。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是互聯網產品迭代的基本特征,也是互聯網巨頭不停捕捉下一個十年的根本宿命。對于“逍遙子”的全面接班而言,既要有洞察世代變化的能力,又不失第一代創業者深種的獨特基因,才能帶領阿里化鯤為鵬,“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凸顯三大特質
作為阿里巴巴新的掌門人,張勇的經歷都被人扒出來了,普華永道、盛大的工作經歷、從CFO躍升至CEO的傳奇、創立雙十一的輝煌經歷都為人津津樂道,而且在胡潤2018富豪榜上,張勇身價為40億。
張勇曾經做客第一財經《財富中國》,在節目中這樣說道:
不管是在普華永道做審計師,還是現在在阿里巴巴做CFO,都不只是幫人家查個帳,做個報告而已,我更喜歡去了解商業背后的邏輯。
此外,張勇接任馬云,還因為這三個特質:
1、高強度抗壓工作
在普華永道“訓練”過的張勇,對于工作強度有另一番理解。曾經有人問:你怎么能忍受這么高強度的工作?
張勇卻是很淡定的說:我從進會計師事務所的第一天就是這么工作的。
關于張勇的高強度工作,螞蟻金服董事長彭蕾也說過:
阿里開高管會,從早開到晚,到最后所有人都暈頭轉向,只有逍遙子頭腦清楚且精神飽滿。
言下之意,逍遙子張勇并不覺得工作強度有多大,相反,只要在這份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便是甘之如飴。
2、對數字格外敏感
財務出身得他,對于數字格外敏感,這不僅僅體現在日常工作細節中,就連雙十一這樣的大型活動,張勇也是用數字來復盤概括。
阿里內部不止一位同事爆料:常常開會進行好好的,張勇就會突然打斷,指著正在播放得PPT道:' 這曲線好像做的不對啊!'
3、對細節要求特別嚴苛
某財經頻道曾經采訪過一些阿里巴巴的內部人員,詢問大家對于張勇的評價,這位從2011年就跟在身邊的同事是這樣描述的:
他喜歡刨根問底,問到你真的需要了解非常前線的具體執行情況才能知道的細節。比如說我這個東西是跟支付寶那邊溝通好了。他馬上會問,支付寶哪個部門?是誰?什么叫溝通好?具體怎么溝通的?
在此之前,張勇是阿里巴巴的首席財務官CFO,但是他對于自己工作的定義不僅僅是做做數據統計和報表,由著“興趣”開始接觸業務……
但最后,也正是這些“興趣”成就了他,從CFO到CEO,張勇憑借自己的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帶領阿里取得了長遠發展,實現連續13個季度持續健康高速增長。
這些成績,讓馬云“放心”的將阿里巴巴的接力火炬傳給他和他領導的團隊。
不是每一個CEO都是從CFO而來,但是CFO確實是最接近CEO的人。從這些大佬們的經歷來看,優秀的CFO不僅僅需要了解整個公司的財務狀況,更需要了解整個公司集團的架構和體系,從CFO到CEO只有一步之遙。
最后,在教師節這天,祝天下的老師們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