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向遠方
——也答2016級夏令營學生的問題
2016.6.29,邀請2012屆宏力畢業學子而今畢業于中科大的張曦文同學給2016級高一夏令營的學生做講座。這些學生都是當年長垣縣最優秀的初中畢業生。期間,學生們提出了如下的幾十個問題。
學生們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三類:如何選擇文理科,如何明確未來的理想、目標,如何克服高中學習中的困難。
這些出類拔萃的學生所提的問題本身,既是他們知識狀況的反映,也是他們思想狀況的反映。每一個問題都值得深思。每一個問題都有著不同層次的答案。面對這些中考成績出色的學生,如何正視、重視他們的問題,如何有效地引導個性不同的他們逐步認識并在實踐中回答這些問題,需要每個教師認真思考。
由于時間關系,學生們的師姐張曦文現場回答了其中的部分問題,她從中科大本科畢業生的視角表達了對這些問題的看法,給了這些小師弟小師妹們許多有益的啟示。
現在,我梳理了當時學生們的問題,并從我的視角認真斟酌后回答如下。和我有著三十多歲年齡差異的高一優秀生們,你們會在多大程度上理解、認可、接受我的思考呢?
1. 學習中高分低能的定義是什么?
——沒有什么權威定義。真實的情況是,高分更可能高能,低分更可能低能。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中的大學生難道低能者居多嗎?
2. 學習是努力重要還是方法重要?
——二者都重要,努力第一重要。努力本身就是重要的方法。任何高明的方法都需要努力。
3. 我要是偏科了該怎么辦?
——如果所偏的學科必須學好的話,你就得努力讓它“正”過來,你也當然能夠讓改“偏”為“正”。
4. 如何自我放松?
——放松是人的本能。幾乎不需要特別學習。吃美食、去打球、睡懶覺、散步、聊天,暫時放下你所執著的目標,就是放松。
5. 語言類的專業以后可以選擇什么?這種職業會有出息嗎?
——啥都可以選擇。一切行業都需要演講者、組織者、宣傳者、領導者。當然有出息。一切職業都有自己的狀元。俞敏洪就是搞英語專業的。
6. 學習很無勁頭,好像沒有什么方向,曾經想過放棄,怎么辦?
——如果你不甘心墮落的話,那就得為自己找一個方向,定一個目標,越明確越好,并且最好每天朗讀三遍,讓它牢牢地成為你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7. 如果數理化與政史比較好,是選文科還是理科?
——此類情況類似于全面發展,既可選文科,也可選理科。
8. 我的各科都比較平均,如何知道自己究竟在哪一科上天賦比較高?
——在哪一科的學習上比一般同學投入的時間少,學得卻還比一般同學好,它就是你有天賦的學科。
9. 每個人不免都有失敗的時候,當失敗的時候,應該怎么做呢?
——既知失敗人人不可避免,那該怎么辦就還怎么辦。所謂失敗,無非是給你提供了糾正錯誤、再次進步的機會。
10.如何在學習中一直有動力堅持下去,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而不被挫折擊敗?
——始終讓遠大目標召喚你,讓當下目標督促你,重在關注自己的學識提升,淡化考試分數本身。
11.如果選擇文科的話,會比理科辛苦很多嗎?
——不會。要想成為優秀,則選文選理都很辛苦;如果滿足平庸,則學文學理都很容易。
12.如果高中選理科,考大學時能報考文科專業嗎?比如喜歡英語,但政史不好,因而學理,而大學選英語翻譯專業可以嗎?
——可以。理科生一樣要學好英語,一樣可以在未來主攻外語專業。
13.我既不想選文,也不想選理,我對未來很迷茫,我不想走別人走過的路,怎么辦?
——那就再等等看,前提是先努力學好各門學科。走自己的路有兩個前提:一是自己有多強的實力,二是社會給你留下了多大的選擇。
14.高中的課程是不是緊張到“發瘋”?怎樣才能全面發展?
——不是,99.99%的高中生都沒有瘋,裝瘋倒是可能的。在高考壓力下,一般來說,首先保證把高考要學的科目學突出,然后掌握非高考科目的基本知識,這就算是全面發展了。
15.玩和學習應該怎么分配?
——最簡單而靠譜的方法是跟著學校的作息時間表和課程表走。每天能保證有一個小時的有效鍛煉即可。不但要學會利用大塊的時間玩,還要學會利用小塊的時間如課間時間有效地玩。
16.高中的選修和必修課都是什么?
——所謂的必修一般指的是學業水平考試(俗稱“會考”)和高考科目,所謂選修一般指的是相應科目中可以選學的部分內容。比如《語文》是必修課,而《語文》中的《應用文寫作》則是選修課。
17.學理科的職業是否比文科的要寬廣,領域要更大?
——總體來說是這樣的。
18.高中如何選擇文理科?是文科好的選文科,還是文科好的選理科?
——選科一般要綜合衡量三個標準:自己的文理科成績、名次,自己的興趣、志向,自己家庭的職業人脈。一般來說,當然是文科好的選文科。
19.高中學習是不是特別特別緊張?我還有時間泡圖書館嗎?
——高中學習是比較緊張,但并非“特別特別”緊張。會有時間到圖書館借書,但一般沒有時間“泡”圖書館。高中階段的讀書,根本上需要細水長流,要有計劃地堅持每天讀一些,而不能是大塊時間、集中突擊地讀課外書。
20.對理想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怎么辦?
——要找到自己的理想!一時找不到的話,學校、班級會給你一個很功利、很現實的理想:各科成績爭第一,文科或理科總分爭第一,高考成績爭狀元,報考大學爭名牌。
21.現在還沒樹立理想怎么辦?
——理想有多個含義:成績理想、大學理想、專業理想、事業理想、人生價值理想。成績是一切的保證。可參考上一個問題。
22.面對一個幾乎不可能實現的幻想,需要去堅持嗎?
——“幾乎不可能實現”意味著還是有可能實現的,如果這樣的“幻想”并非荒誕,而是有“理想”的成份,當然需要去堅持了。
23.若我的天賦與我的興趣不在同一領域,選科時我該怎么辦?
——在相同的努力下,比較哪一個因素更容易取得優異成績。
24.班級里都是精英,競爭壓力真得好大,該怎么辦?
——精英云集,是壓力更是動力;高手切磋,智慧碰撞共進步。高興還不來及呢,有什么可怕的!北大的最后一名,也是北大生。
25.高中的學習內容真的很難嗎?
——真的沒有那么難。否則,每年哪有那么多學生考入重點大學!
26.高中的學習女生真的會學得不太好,也就是比初中時有所下降嗎?
——當然是假的!女生不只能學好文科,同樣能學好理科。多年來全國各省的高考文理科狀元幾乎全被女生壟斷了!
27.高中如何選文理科?如果成績好的學科自己不喜歡,自己喜歡的學科成績卻不突出,怎么辦?
——到了高中,如果不喜歡的學科都能取得好成績,那么真正喜歡的學科當然更能取得好成績;否則,就算不上是真喜歡了。
28.我喜歡全面發展,不只是學習,而是做我喜歡的事,但在高中這可能會耽誤我學習,我應該堅持嗎?或者我怎樣才能做到平衡?
——如果“喜歡的事”與學習相關,與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相關,當然可以堅持。但是,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不可能成為無所不能的人,因此,必須分清主次,控制時間。
29.如果哪一科都沒有特別高的天賦,但各科都稍好一點,應該選文還是選理?
——這就是各學科全面、平衡發展的表現,也是比較理想的學習狀態,選文選理都行。
30.各科都學得平平淡淡,選文理科時,是否取決于興趣?
——興趣是因素之一,還要分析自己的智力特點與發展趨勢。如果確實有興趣傾向的話,就不會是各科都學得平平淡淡。參照上文。
31.我是個文理科都差不多的人,那么學文還是學理?
——參照上文。
32.文科里有自己不擅長的,理科也有,應該怎么辦?
——分析所不擅長的學科的發展傾向與影響,分析文、理科的總分和名次。參照上文。
33.如何快速地適應高中生活?
——和同桌處好關系,和宿舍同學處好關系,關心同學,協助老師,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專心上好每節課,很快就融入班集體了,就能快速適應高中生活了。
34.我喜歡數學,為什么總是考不好?
——當然是因為總有許多地方丟分,當然還因為沒有認真分析丟分的原因,當然更因為沒有堅決而有針對性地解決造成丟分的問題。從切實打好基礎做起,從切實完善細節做起,從切實糾錯做起。
35.放棄夢想,你覺得是轉折,還是遺憾?
——放棄某個夢想,不等于放棄努力。或許略有遺憾,當然更是轉折。樹立新的更適合自己的夢想,會飛得更高,這是成長中常有的必要的調整。
36.學理科跟將來的職業真的有什么關聯嗎?
——高中所學的理科,與未來的職業幾乎沒有關聯。即便大學本科階段所學的是理工科,與將來的職業都未必有很大關聯。因為,這本質上都還是一些通識學習,而走向社會后,常常又不得不去適應環境的需要。
37.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
——沒有人督促,沒有考試壓力,而你還是樂在其中地去做而且也容易把它做好的事,就是你的興趣所在。
38.高中涉及的初中知識掌握不牢,需要假期過分補嗎?需要過分擔心嗎?
——要看是什么學科的知識,要看不牢到什么程度。如果僅是一些機械記憶的知識,對于優秀生來說,當然不必過分擔心。
39.如何處理好男女同學關系?
——帶著自尊、自重和追求理想、追求進步的精神狀態來交往,以陽光、坦然的心態來交往。不要和某一個異性同學發展出不能割舍的交往,不要讓某一個異性同學遮擋了你了解世界的全部視線,不要讓某一個異性同學阻礙了你走向未來的堅定步伐。
40.如果為她付出,而她不是真誠的,還要繼續為她付出嗎?
——陷入早戀,絕對危險!學校紀律,嚴厲禁止。如果為了此類有所圖而付出,那就別付出了。還是專心地為學業付出,為成就未來付出吧!
41.是不是一進入高中,就要樹立大學的夢想?
——當然。在初中時就可以有這樣的夢想了。
42.當理想與現實有較大差距時,怎么辦?
——正視現實,調整理想。可以有長遠的偉大的理想,還可以有近期的務實性理想,更可以有當下的操作式理想。
43.高中理科的數理化會很難學嗎?
——相對難一些,因其抽象,但算不上很難。不能一概而論。比如,有的同學就覺得英語比物理要難一百倍。
44.我的數學、物理不好,我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在上面,但有時會導致我擅長的科目后退,怎么辦?
——必須迎難而上。還是要花較多的時間在難學的科目上。但要保證其它學科基本的學習時間。最根本的問題是要努力提高時間利用效率,優化學習方法,提高自我思維能力。
45.中考后上高中,三年后高考,很迷茫,怎么辦?
——求知上進,提升自我,這是做學生的基本使命。何來迷茫?取得了優異成績后再迷茫不遲。
46.高一年級時如何選擇大學的目標?
——理想目標:清華北大等前10所自己心儀的全國名校;奮斗目標:某所自己喜歡的985大學;保底目標:某所自己可以接受的211大學。
47.高考的科目有幾科?
——目前河南省的高考采取的“3+綜合”的考試方式。文科考語文、數學、英語、文綜(政治、歷史、地理)。理科考語文、數學、英語、理綜(物理、化學、生物)。
48.如何學好理科?
——從高考的角度來看,理科有兩個最大的特點:考查抽象思維能力,考查手熟的程度。因此,要學好理科,最重要的做法也是兩條:思考思考再思考,訓練訓練再訓練。
49.高中的課程很苦很累嗎?我們能不能撐過去呢?萬一學不會怎么辦?
——苦且累,但不是很苦很累。當然能撐過去!萬一學不會就再重新學唄,天塌不了。要轉換成積極的心態:成千上萬的高中生都取得了成功,我當然也能!
50.高三怎么熬啊?
——別這么夸張好不好!一屆一屆的高中生不都好好地度過了高三生活嘛!到了高三就會發現:這一年很短很快很充實!
51.我們長大后應該做什么?干什么職業?
——做自己的志向和興趣所在的可以造福社會的事。
52.沒有確定的理想,不知道高考后干什么,怎么辦?
——那就先把眼前的學習搞好。活在當下!有了好成績,高考后就是上大學。在學習過程中,自然會逐漸定位自己未來的事業方向。
53.大學有機會學樂器嗎?
——當然有。大學里有一切你能想到的發展機會。
54.上大學后如何做大學生導師?
——考入大學后自然會有人告訴你。
55.出國留學是必要的嗎?如果在大學里想出國做交換生怎么辦?
——必要,尤其是你想成為高端人才的話。和高中時相似,如果你在大學里成績優秀的話,自然會有人把做交換生的機會送給你。
56.大學時有必要入政黨嗎?如果入的話,九三學社怎么樣?
——入黨的事,還是等考入了大學后再作考慮吧。入九三學社的事,還是等碩士或是博士畢業后成為高級知識分子后再作考慮吧。
57.進中科大或其它學校后,將來怎樣可以進中科院?
——如果是指在中科院上學的話,可以直接考“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如果是指將來到中科院工作的話,那就要上中國最好的大學,去世界著名的高校留學,成為博士、博士后,在某個領域內有國家級、世界級的創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