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群里一位媽媽把孩子的看圖寫話發給我看看。孩子在寫看圖寫話時候,出現了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下面把幾個句子給大家看看:
1、她們互相看了看,都覺的茵苗很棒!
2、她們玩的非常高興!
3、小朋友們在大街上快樂的玩耍。
4、她們放完了鞭炮就去看表演,別提玩的多開心了!
“的”、“地”、“得”很多小朋友依舊分不清,那么怎么辦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地”、“得”的用法。
結構助詞“的”“地”“得”,雖讀音一致,但是用途殊異。簡單地說,“的”是定語標志,用于連接定語和中心語;“地”是狀語標志,用于“狀+中”一類偏正結構的動詞短語中;“得”是補語標志,用于對動詞或形容詞進行補充說明。
(1)的
白勺“的”──“是什么”,
名詞跟著白勺“的”。
紅紅的太陽 寬寬的公路
碧綠的葉子 雪白的棉花
(2)地
土也“地”──“做什么”,
跟著土也“地”做動作。
輕輕地擦,輕輕地摸
悄悄地走,悄悄地說
高高興興地唱 痛痛快快地玩
安安靜靜地想 端端正正地坐
(3)得
雙人“得”──“怎么樣”,
到底怎樣“得”來幫。
跑得快 跳得高
哭得天昏地暗 笑得合不攏嘴
累得氣喘吁吁 熱得滿頭大汗
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冷得像冰窖
凍得直哆嗦 跑得像兔子一樣快
長得又高又大
接下來就是練習,家長們可以把下面這份練習打印出來,給孩子練習一下,看看孩子哪個“de”還運用的不夠熟練,再加強訓練一下。
參考答案:
1、小明(的)口袋里裝著很多小玩具。
2、小明小心(地)在口袋里裝了很多小玩具。
3、茵苗(的)同桌正在津津有味(地)講故事。
4、他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5、歡快(的)孩子們愉快(地)歌唱。
6、他(的)媽媽喜歡漂亮(的)花兒。
7、小區的安全防范措施都落實(得)很好。
8、你看看哪邊(的)雪化(得)很快?
9、評一評,誰(的)手巧?
10、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1、風把旗子吹(得)飄起來了
12、她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
13、畫中(的)景物好象都在動,一張張畫顯(得)更美了。
14、打孔后(的)郵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開。
15、古老(的)故宮變(得)年輕了。
16、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
17、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
18、我會給小貓安排一個舒適(的)家,會很好(地)照顧它。
19、他一蹲下,小貓就撲撲(地)一個個跳出來,朝屋里跑。
20、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
21、花骨朵兒漸漸(地)長大了
22、門前(的)玫瑰已經長(得)很高了。
23、他臉上掛著甜甜(的)微笑,幸福極了。
24、他甜甜(地)微笑著,幸福極了。
25、鹿弟弟惋惜(地)對哥哥說:“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著。”
26、今天,小明懷著喜悅(的)心情飛快(地)趕到學校,發現學校里熱鬧極了。
27、小鷹飛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興(地)喊起來:“我真(的)會飛啦!”
28、小明(的)心情好(得)不得了,他(的)嘴里哼著歌,臉上掛著甜甜(的)微笑。
29、他這次考(得)不錯,所以,一路走(得)飛快,迫不及待(地)想把這個好消息與媽媽分享。
30、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遠離家鄉(的)人望著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鄉來。
31、五顏六色(的)禮花映亮了北京(的)夜空,也映亮了狂歡(的)人們。
32、美麗(的)丹頂鶴,唱著嘹亮(的)歌兒,從遙遠(的)北方飛來。
33、它(的)頭頂就像嵌著一顆紅寶石,鮮紅鮮紅(的),怪不(得)人們叫它丹頂鶴。
34、太陽已經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連綿起伏(的)西山,披著夕陽(的)余輝,顯(得)十分壯麗。
35、太陽(的)臉變(得)更紅了,它輕輕(地)走向西山(的)背后,把燦爛(的)霞光流在遙遠(的)天邊。
36、天黑了,路燈發出微弱(的)光芒。我站在伯父家門口看著他們,突然感到涼涼(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腳和手也有些麻木了。
37、這時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見,而且現在也清清楚楚(地)記得,他(的)臉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變(得)那么嚴肅。
38、大雨已經打掉了兩片薔薇花瓣,花兒無力(地)垂著頭,顯(得)更加驕嫩。
39、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來。他用粗重(的)噪音呼喚著筍芽兒。筍芽兒扭動著身子,一個勁(地)向上長。
40、清晨,可愛(的)多多興高采烈(地)來到金燦燦(的)葵花園。她興奮(地)東瞧瞧,西看看,一會兒輕輕(地)摸摸,一會兒細細(地)聞聞,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
41、呀!怎么變成紅色(的)天啦?明明興奮(地)手舞足蹈,高興(得)跳起來。他情不自禁(地)大喊:“我要飛!”
42、望著雄偉(的)天安門城樓,錢學森激動(地)說:“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國,現在終于回來了!”
43、月亮照進窗子來,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