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千佛崖,2017年4月的新發現
標簽:
霍州千佛崖唐代摩崖石刻分類:
山西河南古跡千佛崖的佛造像的面積不算大,集中在高10米,寬12米,約120多平米的崖面上,佛像數不過來,新挖出3米高的崖面,新露出的佛像保存相對完好,一些衣飾細節完整保留,可能和雕刻時期晚有關系,而上層長期露在外面的佛像風化嚴重,感覺還是埋回去好,反正我已經拍完照片了。上層有些佛造像的題材非常高古,唐代以后就不盛行了,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前面有獅子和供養人像,這種題材在唐代石塔中常見。崖面除了一尊大佛像,滿滿都是小佛龕造像,仔細觀察是橫排排列,有的局部很亂,看不出布局的規律,網上也搜不到更多的資訊,只好用照片記錄下佛造像的影像,留著以后解析。還是那句玩笑話,這里千佛崖任何一龕摩崖小佛像,扔到北京的西山里,都將是北京的古跡愛好者翻山越嶺去追尋的摩崖圣跡??上В本┠菚r是邊疆遠地,缺少唐代的摩崖佛龕,而這里沿著公路下車,就能看到千佛崖,羨慕的很。
在千佛崖佛造像中,左上角有最大的一尊大佛高5.5米,坐姿,造像披著黃布,看不到細節,感覺是水泥造像,是不是后來重修的也沒有說明,大佛沒有太多的美感,唯一值得贊嘆的是大佛座位處的唐代題刻,為唐長慶二年(822年)刻字,是該處佛造像的時間證明。其它兩處有名的題刻并沒有找到,一處是天寶五年(746年),算是最早的題刻,代表著摩崖佛龕的開鑿時間,一處是明正德五年(1501年),代表著結束時間,非常難得的題刻,完整地證明霍州千佛崖的的紀年。
在千佛崖造像中,有兩處元代的十一面觀音像,雕像高度算是比較大的,一處是老的摩崖像,一處是新挖出來的摩崖像,雕刻的體型差不多,因為題材特殊容易讓人記牢。特別是新挖出來的十一面觀音像,不是單獨成像,而是三尊佛像為一龕,是新挖出體型最大的一組佛像,最奇特的是三尊佛像的面部雕刻一致,就是三尊佛像用了同一張臉,好像是同一個佛不同的身法,中間一尊手持凈瓶,與右側十一面觀音像衣飾相同,頭部與十一面觀音等高,因為十一面觀音像的臉太長,顯得十一面觀音像低三頭的位置,比較滑稽。另一座像衣飾不同,雙手手捧大明珠,可能也是觀音像,猜測是觀世音的三個法身像,雕刻時代比較晚了,民間的創意,中間佛像頭部四周有被盜鑿的痕跡,可能因為難看被放棄了,因丑得福。
在千佛崖佛造像中,最右上角的一個佛龕比較完整,一佛二弟子二協侍菩薩,主尊肉髻,舟形背光,坐在蓮臺上,協侍菩薩戴冠,也有舟形頭光,最難得的是佛造像下面有兩個獅子,獅子周圍有供養人的造像,此類佛龕布局高古,是早期常用的形式,可以證明,千佛崖頂部的佛龕是早期的石刻。
在千佛崖佛造像中,以站在蓮臺和坐在蓮臺上的佛像居多,也有坐在方臺(須彌座)上的造像,以衣裙覆蓋方臺,年代不詳,找到幾處方臺佛像,一佛二協侍,有頑皮的獅子陪伴,這種題材多是高古,也可能是最早的石刻,有點唐以前的傳承。等著看專家的意見。
總之,霍州千佛崖,近在公路邊,又臟又亂,據說當地政府治理河道,有恢復佛峽風光的旅游規劃,拭目以待,這是霍州人民珍貴的歷史實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