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中篇小說——《老殘游記》
《老殘游記》,作者劉鶚,全書通過一個搖串鈴的江湖醫生老殘在游歷途中所見、所聞、所為,對社會矛盾開掘較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清的某些社會現實。尤其書中直斥清廷官場,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見解和政治主張。
該書的大致內容是:在山東登州府東門外蓬菜山,有位游客姓鐵名英,號補殘,別號老殘。曾讀過幾句詩書,既無祖業可守,又無行當可做,就拜了一個搖串鈴的道士為師,學了幾個口訣,也搖起串鈴,替人治病糊口,奔走江湖近20年。一日來到江南,為當地大家高紹殷的家人治好了棘手之癥,高家十分感激,遂在高家住了下來。
老殘聽說曹州有個叫玉賢的人,因善辦強盜案受賞識,被保薦為知府。老殘想去曹州實地考察一下玉賢的“政績”,就奔赴曹州。一路上耳聞了不少玉賢的辦案“政績”。如于家屯的財主于朝棟家被一伙強盜搶了一次,他到官府報了案,兩個強盜伙計被抓,其余的人全跑了。從此,這伙強盜總想伺機報復于家。一次這伙強盜又搶了人,放了火,然后逃之夭夭。知府玉賢聞訊,立即派人追蹤,追到于朝棟家附近,強盜沒了蹤影,就闖進于家搜查,竟搜出一包被搶去的衣物。
玉賢由此斷定于家與強盜為伙,就將于朝棟父子三人關進站籠。他們怎樣喊屈,別人怎樣為他們求情,都無濟于事。結果只三四天父子三人就全站死了。于朝棟的二兒媳婦非常氣憤,跪在府衙門口自盡了。一樁冤案,屈死四人。知府手下辦案的人都憤憤不平,下決心抓住這伙強盜替于家報仇。最后這伙強盜是抓住了,但是給于家移贓的三十名案犯卻被玉大人給放了!
玉賢常把百姓當強盜辦,被抓的十個人中有九個半是良民。這樣一個酷吏卻被加銜晉升,老殘十分氣憤,決心為民伸冤,打算回省城。路上因黃河冰凍多日不化,渡船停開。老殘滯留在齊河縣的一個旅店里。剛巧遇上好友監察御史黃人瑞。他鄉遇故知,兩人談得非常投機,而且經黃人瑞的介紹和撮合,老殘用幾百兩銀子,納取從火坑中救出的妓女翠環為妾。從翠環那兒又知道了一些黃河危害的嚴重和地方官吏不顧百姓死活的情況。
全書以玉賢、剛弼兩個酷吏的暴政為主要內容,寫出了現實的黑暗,這是作品最有意義的部分。玉、剛兩人,是披著“清官”的外衣出現的,但作者認為,“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對“清官”的批判,這是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