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損傷為主的一種傳染性疾病。
乙肝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乏力、惡心、食欲減退、上腹部不適、肝區疼痛等。
感染了乙肝病毒,會造成肝臟損傷,在符合治療指征時是要及時應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的,否則很容易發展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我們的身體有很強大的自愈功能,比如感冒時,即便不吃藥,慢慢也會好起來。有些人就希望乙肝也能這樣悄無聲息地自愈,這可能嗎?
乙肝的確有可能會自愈,但是,也要分情況。
乙肝可分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多數可自行恢復,病程在2-4個月左右。成年人以及5歲以上的青少年兒童發生急性肝炎,有95%以上的概率會自愈。
慢性肝炎,指病程超過六個月以上的肝炎患者,往往就沒有這么幸運了,慢性乙肝患者通常僅有1%的概率會自愈。
1、精神狀態明顯好轉
部分乙肝患者具有容易犯困、乏力、困倦等癥狀,雖然表現不太明顯,但是實現自愈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精神狀態會明顯好轉。
這與中醫理論肝主情志等理論比較契合,但是并無實際的西醫理論依據。
2、皮膚狀況改善
乙肝自愈之前,皮膚會較之前顯得有光澤。這與乙肝的排毒功能以及蛋白合成功能有一定關系。
而乙肝患者,大多數皮膚容易出現粗糙,發暗等情況。
3、食欲改變
乙肝自愈之前,食欲會發生明顯的改變。
對比之前,食欲明顯增加,厭油的癥狀有所緩解。可能與肝氣得到舒暢,且肝膽功能的改善有利于脂肪肝等食物的消化有關。
4、發質改善
乙肝自愈之前,脫發等情況將會明顯好轉,發質會比之前顯得有光澤。主要理論依據依然是中醫中的血氣與毛發的滋養關系。
5、女性氣血改善
女性乙肝病毒攜帶者或者輕度乙肝患者,在自愈之前會出現氣血方面的改善。
同樣,該種表現并無西醫理論依據。中醫上講,肝藏血,是指肝臟具有儲存血液調節血量的功能。
一:合理飲食,少刺激、多蔬果
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盡量少吃,比如辣椒;油膩的、油炸的食物,這些食物不利于消化,乙肝病人也需要盡量少吃。
新鮮蔬果可以促進肝臟細胞的修復和再生,也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乙肝病毒多少是會對肝臟造成一些損傷的,所以需要多吃香蕉、蘋果、梨、葡萄、薺菜、芹菜、番茄、黃瓜等。
乙肝會阻礙蛋白質的正常合成,而蛋白質是肝細胞自我修復以及造血的重要物質,所以,乙肝攜帶者需多補充蛋白質,如奶制品、豆制品、魚肉、雞蛋等。
二:補充水分,少喝酒,多喝茶
養肝要注意補充水分,尤其是乙肝患者,肝臟自身排毒功能變差,要多補水促進排毒。
乙肝病人絕對禁忌的是不能飲酒,所有含有酒精的飲料都不能喝,不管是啤酒、白酒、紅酒、各種酒精飲料,都是絕對禁忌的,因為酒精可以損傷到肝細胞,可以導致乙肝的加重。
為了更好地養肝排毒,日常可以適當喝點茶水:
谷谷丁根茶,能預防急慢性肝損傷,還可降低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的量。
谷谷丁根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的。同時,谷谷丁根還可拮抗內毒素對肝細胞的損傷,降低毒性作用,增強肝臟的再生能力,從而很好地保護肝臟。
紅甜菜茶,可調節代謝,改善肝功能,是人體新陳代謝的有效調節劑。
紅甜菜茶是用紅甜菜的塊根制成的,可以加速人體蛋白質的吸收,改善肝功能,促進肝細胞再生及脂肪細胞代謝,有預防脂肪肝和延緩肝硬化發展的作用。
三:作息規律,子午覺,要睡好
睡子午覺,就是說夜晚在子時以前上床,在子時進入最佳睡眠狀態。然后在中午,在午時(11-13點)小憩片刻。
子午覺的原則就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睡好子午覺,對肝臟健康來說是特別重要的。
正常來講,晚上23到凌晨3點是膽經和肝經當令時間,這個時間肝膽排毒效果更好。肝臟排毒時,人要在休息狀態或熟睡狀態,這樣全身血液才能回流到肝臟進行排毒。
因此,一定不要熬夜,盡量保持作息規律,尤其是乙肝患者,這樣更有助于養肝血,排肝毒。
注:所有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