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主要是指莫高敦煌石窟簡述窟,有時也是敦煌境內及相鄰縣包括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及多個中小石窟的總稱。 莫高窟位于敦煌東25公里處,據武周圣歷元睥(698年)《李君修佛龕碑》記載,石窟始創于公元366年,樂尊和尚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創龕,法良袢師接著續造,石窟始于此。
(1)根據敦煌研究院對現存洞窟的分期,認為現存最早的洞窟當屬268、272、275窟,約創建于五世紀 二十至四十年代,相當于北涼時期。
?。?)另一種研究結論認為這幾個洞窟的創建不會超過五世紀末,與云岡的一些洞窟是同一類型,深受云岡石窟的影響,仍系北魏洞窟。
(3)從北魏早期著手大力擴建,五世紀末莫高億已有相當的規模。經歷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直至十四世紀相繼鑿建,遂成為巨大的石倌群。現編號492個,彩塑2400余身,其中北朝洞窟近40座 。北朝窟形主要有禪窟,佛殿式窟,中心柱窟。隋唐以來仍以覆斗頂方窟為主,出現了別具肜途的大像窟、大臥佛窟,以及由佛殿窟演變出來的中心設壇的方窟。北朝尤重彌 勒信仰,一此墳要洞窟多造佛裝彌 勒、倚坐彌勒和彌勒菩薩像。中心柱窟多系中心柱上造像及窟壁畫千佛(兼部分佛教故事)的千佛窟。中心柱四面龕多為釋迦“四相”或“八相”。隋唐以后轉入了以佛為中心,菩薩、弟子、天王、力土、供養菩薩為脅侍的一鋪三身至九身,乃至十多身的造像。 安西榆林窟,現存洞窟41個,大約始鑿于北魏、唐、五代、宋、西夏、元代均有建造??上芟褚押苌僖?。壁畫報 題材內容和風格大多與莫高窟同時期的洞窟相同,其西夏、元代洞窟中的內容可補莫高窟之不足。 西千佛洞,共有北朝、隋、唐、宋、西夏窟龕20個,大致于莫高窟同時期洞窟相似。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