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單位的主人翁我們要加班,對工作負責日清日結我們要加班,為了自己的成長我們要加班……其實,加班不僅僅是工作,更是學習、思考和自我的提升。
在這個階段,我認為加班的必然是好員工。為了當一名好員工,我從不開口說NO,總是盡可能地多干,每天把自己安排的滿滿當當,就為了別人的一句認可。
后來看到這樣一句話:毀掉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忙得沒時間成長。這句話刷新了我的三觀,還好,那時候加班,并非工作忙不完,純粹閑得無聊,才不得不看書。
在另一家公司,卻畫風突變,加班不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反而被堅決制止。為了讓大家養成這個習慣,董事長每天一下班就開始趕人,他的邏輯是:工作就應該在上班時間完成,加班完全是占用公司資源嘛。沒辦法,那些工作完不成的同事,只好把工作帶回家。
正是董事長的這種理念,讓我不得不重視工作效率。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開始學習各種辦公技能、管理工具,養成寫計劃的好習慣。自從與加班絕緣后,有了更多屬于自己的時間。這個階段,是我加速成長的階段。
剛進入一家公司,該不該不加選擇做很多事?該不該加班?
作為職場新人時,我也認為是做的越多越好,后來才悟到,沒有價值的事情做的再多毫無意義。領導的信任是有限度的,如果我們一直抓不住重點,不能把該做的事做到位,其他的事做的再多都沒有增值空間。
如果這樣的狀態持續下去,無關緊要的事只會越來越多,同時,在領導眼里,我們已經被邊緣化了。
關于加班,是不是越多,越容易給領導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加班是態度,不加班是效率,你覺得領導會怎么選?
領導會選每天加班加點,但有拖延癥的員工,還是無論給多少工作都游刃有余的人?領導會選擇執行力強的那個人,顯然,后者更能給出結果,而不是看上去很努力。
以前有HR吐槽,他們公司的某些戲精,總是在加班后發朋友圈,如“深夜,又是一個人,加班,累,但是開心”之類的雞湯。是不是很幼稚,作為領導,要的是結果,而不是低效率的拉鋸戰。
很多時候,加班并非萬能鑰匙。如果公司企業文化注重的是人效,加班只能暴露自己的短板。領導看到的不是我們的勤奮,而是質疑我們的能力。這樣看來,加班是不是有點得不償失?
為什么同事會私下勸你不要加班?因為我們在加班的時候,更多考慮的是自身利益,而不是加班對他人的影響。不是每個人都熱愛加班,加班從來不是剛需,因此,我們要避免加班對公司氛圍的影響。
俗話說,入鄉隨俗,作為新人想快速融入,不是加多少班,而是避免做出頭鳥。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當加班已經影響到他人的舒適區,這時候,同事的善意提醒,不得不說是職場的一股清流。
說到最后,作為職場新人,想快速融入,取得信任是最重要的。加班不但不能帶來信任,反而有可能讓所有人孤立人,我們必須改變策略,如何提升效率,做更多的事,逼著自己提升自己。如果短期內不得不加班,盡量拿回家處理,不要搞得人盡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