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姑娘說:
我們采訪了20戶人家
發現了一些共性
???
這次,二姑娘找到了20戶人家,對他們展開了一次「如果再給我一次裝修機會,你會選擇XXX」的半命題調查。
有人說,如果再給我一次裝修機會,我會堅決地、堅定地、堅持地,阻攔老爸參與裝修。(圍笑)
住得舒心這回事,沒人可以一步到位。
那么無論是自己的,還是他人的居住體驗,于我們都相當寶貴。它為我們下一次的居住升級,提供了最生動的素材。
我們和20戶人家一起,與你聊一聊家裝中,那些后悔到欲哭流淚的,以及現在想起來都會發笑的決定。
?
1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
我選擇double插座數量
關于「插座數量」這件排名第一的后悔事,人們不約而同吐槽的,不過兩件事:
1.插座數量嚴重不足——沒錯,是敗給了層出不窮的高科技。
2.插座利用率不高——沒錯,是遮擋于高大威猛的沙發、床頭、家具。
我們來聽聽被訪者關于插座不夠用的心路歷程:
揚言要走到哪插到哪兒的@三石兄說:
我們家兩室一廳。當初裝修公司說,像我們家這樣的,都是35個插座左右,我不客氣地白了老板一眼:你那是什么年代的裝修?!我的要求是在我家,我得帶著我的手機走到哪兒插(充)到哪兒!
最后我連上廁所時候充手機的都預留了,一共安了75個都沒夠用,廚房和電視機還缺倆。
長在廚房里的@蛋蛋媽如是說:
不會告訴你我家廚房有十八個插座,還全部客滿。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
如果要真正終結「插座不夠用」,不讓拖得老長的插線板侵占每一個房間,要從兩方面入手:
1.提前根據電器預估好插座數量,并在這個數量的基礎上增加一半甚至一倍,用來迎接會提升你生活品質的新生事物。
2.裝修前自己在房間多走動,多考量。模擬日常的動線習慣,以及考慮家具的尺寸來作規劃。
二姑娘順便總結一下目前能夠考慮到的插座規劃:
1.廚房——家電集中營:
「你一定會用到的」電飯煲、熱水壺、微波爐、冰箱、油煙機;
以及「你可能會用到的」洗碗機、凈水器、廚余垃圾處理器、電磁爐、烤箱、榨汁機、;
以及「說了是雞肋也攔不住你們剁手的」豆芽機面條機咖啡機吐司機酸奶機……;
以及「你我都無法預知也叫不上名字的」無數新電器。
2.衛生間:
鏡子邊上:吹風機,卷發棒,電動牙刷,剃須刀,沖牙器,加熱毛巾架等。(充電式的插座都可以提前裝在鏡柜的內部,把各種電線藏在鏡柜里,眼不見為凈)
馬桶邊上:馬桶蓋(馬桶側后方的墻上)
3.臥室:
臥室可能會用到的:手機、筆記本、iPad、香薰機、臺燈、電熱毯。
4.陽臺:
為了縮減洗衣曬衣熨衣的動線,二姑娘建議把洗衣機放在陽臺。這樣一來,陽臺就得最好留好插座(以及排水管等)。
如果想讓陽臺兼具臨時的工作區、休閑區,更是得提前多留幾個插座。
5.各種柜子:
首先,所有燈帶電源可以提前預留在柜體的后面。
其次,有些插座可以隱藏在柜子里。比如鏡柜里,就非常適合藏一些供充電的插座。
2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
我選擇優化插座方式
本以為大家關于的插座的心路歷程,一趴就能結束。沒想到插座對大家幸福感的影響,遠遠超出了二姑娘的預期。
在采訪過程中,二姑娘發現,有些人家對待插座的處理方式,相當之優雅,值得拿出來與大家共享。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
1.移動設備扎堆的地方,宜使用帶USB的插座,取代普通五孔插座。
比如床頭、沙發旁、寫字臺。
一般來說,帶USB的插座,可以直接代替之前的五孔插座,接線保持不變,無需重新排線。
當然,相對普通插座而言,USB插座購買成本要高些。
再進階一些,可以換成帶開關功能的,一鍵斷電,不用頻繁插拔充電線。
另外,如果嫌重新安裝帶USB插座太麻煩,可以用帶USB的插線板,補救一下利用率不夠高的普通插線板。
2.廚房中的插座,可以盡量帶開關控制。無需插來拔去,也能減少安全隱患。
臺面上的小家電,使用帶開關控制的插座已經足夠。
二姑娘在采訪過程中,還發現一個關于臺面下方插座的優雅處理方式:串聯開關。
二姑娘先上一張圖演示一下何為串聯開關。開關在上,插座在下。關閉開關后,無需拔插頭,即可斷電。
廚房中,有一些插座,會隱藏在柜子里、或者臺面下。在水電改造時,只要和電工說明,就能在對應的上方位置,串聯一個組合(或單獨)的開關來控制電器的插座。
如此一來,既在底部藏起了凌亂的電線,又能隨時斷電消除安全隱患。
3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
我選擇增加儲物空間
很多人提到家里儲物空間越來越不夠。可見大家普遍都低估了自己剁手的能力,也高估了自己斷舍離的勇氣。
而是否預留足夠的儲物空間,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日后房子的清爽程度。
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
我會加大儲物空間,以及增加抽屜的數量。
看逯微大神的《小家越住越大》時,完全被她家客廳的一整面收納墻種草了。身為住宅設計師,逯微老師對自己家最得以的設計,就是那個「永遠不會亂」的客廳。
長3.9米,高2.4米,進深0.35米的收納墻,收納空間達到:
3.9*2.4*0.35=3.3m3
3.3m3有多大?
——相當于100只登機箱的容量。
全部展開在地面,就是這樣的盛況:
(圖片來源于逯微老師的公號)
合上后,就是這般歲月安好的靜謐:
另外,儲物空間光「有」還不夠,必須得合理。采訪中的幾戶人家紛紛提到,當初工人嫌麻煩,都不太愿意做抽屜,導致后來柜子的使用效率很低。
有很多裝修公司,為了節約成本,都以「少做抽屜」為原則。但是你會發現,就儲物而言,抽屜的方便程度是要遠遠大于柜子的。
衣柜就是個非常直觀的例子:「把衣服全部掛起來」絕對不是最高效率的擺放方法。「懸掛收納」與「抽屜的站立收納」相結合,方能解憂。
廚房的櫥柜也同理。不要貪一時便宜,吝嗇抽屜的數量。
敲個黑板,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廚房千萬別清一色大柜子,一定要多做幾個抽屜。
試想一下,彎腰蹲下翻找半天東西再起身,對于腿腳不方便的老人來說,著實風險不小但是抽屜就友好多了,稍微一彎腰,往外一拉,里面的東西一目了然。
如果柜子已經太深,利用率不高,我們還可以通過外力來搶救一下:
1.巧用之前給大家介紹過的伸縮擱板(PS:如果柜子不結實,要慎用這個擱板,容易撐開。):
(動圖來自二姑娘好朋友收姐)
2.柜子里搭載一些塑料材質的抽屜。
可以根據柜子的尺寸,以及自己的需求,進行任意組合,把垂直空間,進深空間都合理用起來。
這幾款組合式的收納盒,二姑娘的店鋪里面也有上架(可以點擊底部原文鏈接前往)
4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
我選擇更好打理的裝修方式
住久了才會發現,顏值什么的倒是其次了,住得舒心、省心才是最影響幸福感的。
很多人的遺憾來自于,在裝修之初只盲目追求風格,追求視覺上的觀感,卻忽視一些日后會影響居住體驗的小細節,比如衛生死角。
之前二姑娘有推送過一篇文章,教大家如何處理一些衛生死角。但其實你的裝修方案,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你日后,要為衛生死角付出多少心力。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
1.選擇不留衛生死角的家具:比如頂天立地的柜子,比如后方緊貼墻壁的馬桶,比如選用上軌道摒棄下軌道。
2.增加細長腿家具的比例,并給掃地機器人留出30公分的空間。
3.控制開放式收納,和隱藏式收納的比例。
5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
我選擇家具小一號
采訪的20戶人家中,很多人有同感,尤其是裝修有些年頭的:如果再給一次機會,會讓家具小一號。
真的,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要讓所有家具都小一號。當初我一定是腦子進水了,才會買些又大又貴的家具。
我現在最想扔掉家里的床頭柜,還有那個用來積灰的大茶幾。又丑又沒用。
中國人實在,過去的家具,多是又厚又重。從十幾二十年前(甚至現在還在用的)厚重茶幾,以及笨重床頭柜中,就可見一斑。
但如今,諸如沙發、茶幾、桌子、柜子,都越來越小只,越來越輕盈。
單手就能拎起來走的茶幾比比皆是:
甚至沙發,也從早些年的3+2,轉變成更小只的2+1:
過于笨重的家具:
一來容易留死角,底下難清理;
二來視覺上看起來厚重,壓抑,先得整體的空間局促。
另外,除了茶幾、床頭柜、沙發,柜子也可以小一號,此處的小一號特指“高度”。原則就一條:寧愿讓柜子月半一些橫向生長,也別太高。
高柜容易造成視覺上的壓力,在視平線上方,縱向截斷了墻面,整個客廳看起來會顯得擁擠。而矮柜長長的臺面就是天然的陳列空間,不僅有收納功能,還兼具美感。
好了,今天的半命題式調查報道就到這里。
囿于篇幅,其實還有一些點還沒提到。
想聽續集,請點贊。
想說出你的故事,請評論。
想救親朋好友于水深火熱,請轉發。
跟二姑娘說說
你家家裝中,有什么后悔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