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血管病變等,只有專門的眼科檢查,才能及時發現病變。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90%的人類信息都是依靠視覺獲得。密切關注眼部變化,及時進行眼底檢查,就能發現許多全身性疾病病變的蛛絲馬跡。
眼底檢查可知全身疾病
眼底是位于眼球后段球內組織的統稱,它是唯一能直接并集中觀察到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部位,這些血管可以反映人全身血液循環的動態以及健康狀況。
眼底檢查主要可檢查出兩大類毛病:
單純的眼睛疾病:在眼睛病變中,如青光眼、視神經病變、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也可檢查出因高度近視影響所產生的周邊視網膜變化。
全身性疾病:許多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腎病、糖尿病、結節病、某些血液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均會發生眼底病變。
所以,眼底檢查不僅是檢查人眼玻璃體、視網膜、脈絡膜和視神經疾病的重要方法,更是許多全身性疾病監測的“窗口”。
遇到這些情況要及時進行眼底檢查
這6類人群更應定期進行眼底檢查
原發性高血壓病人
高血壓患者病程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可以使眼底視網膜上的血管,尤其是動脈血管發生改變,出現小動脈壁硬化等,嚴重的可導致視神經乳頭的改變。眼底病變的程度與高血壓時間長短及其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建議:患者平時在做好血壓監測、合理用藥的同時,保證每3~6個月做一次眼底檢查。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最重要的并發癥之一就是眼病,比如白內障、青光眼、眼球運動障礙等,其中25%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初診時就可發現早期視網膜病變。通過眼底檢查,可以早發現并及時給予診斷和治療。
建議:糖尿病患者在確診時要全面檢查眼部,包括測視力、測眼壓、查眼底,以后每年復查一次。
已有視網膜病變者,應每年復查數次。發現視力下降,應及時到眼科全面檢查治療。
腎炎、白血病、心臟病、急性傳染病等
這些疾病都可能引起視網膜血管的改變,造成視神經病變及眼底出血和玻璃體積血等。
建議:以上疾病的患者,都必須定期追蹤病程發展,通常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眼底檢查。
神經系統疾病患者
顱腦疾病患者可以通過眼底檢查,來觀察視神經乳頭的改變,以此為診斷顱內病變提供可靠依據。
建議:一經確診,應及時到眼科全面檢查治療。
用眼過度的年輕人
現在很多年輕人,上班時對著電腦,回家還面對電腦,長時間看電腦,導致用眼過度,容易引起眼底病變。同時,高度近視也是導致視網膜脫離等眼底病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建議:長期面對電腦用眼過度者,尤其是高度近視的患者,每半年應做一次眼底檢查。
55歲以上人群
老年黃斑變性是一種與年齡相關性眼底黃斑部疾病,可導致不可逆的中心視力下降及喪失,早期癥狀不明顯,極易延誤治療。
建議: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每年應做一次眼底檢查,及早發現和預防老年黃斑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