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來源
一棵長滿鳳梨的樹
開缸篇
外面下著雨,里面搭著景!
搭建骨架
種植物
右邊的部分,基本上是空氣鳳梨為主。
底部鋪層鼠砂、擺三兩小石,隨意撒點碎石,就可以開機放水。
植物色調基本就是分層的“綠”、“黃”、“紅”;硬體部分是“黑”、”灰“、“褐”。
裸露的植纖,石縫樹干,準備放點青苔(苔蘚、莫絲)。
特寫
水面加了些槐葉萍,噴霧在葉面上留下的水珠,晶瑩剔透。
缸上角,安了2顆1瓦Led夜燈,昏暗的光影,更顯深邃。
揪了一些樹須,穿梭在杜鵑根間,似乎有雨林藤蔓的效果。
底部,基本是常綠小葉植物,叫不上名稱,在小區(qū)綠化帶摘的,包括一些蕨類。
當然,鳳梨始終是主角,為的就是那顆鳳梨樹。
開缸1周。一般,在開缸一個月內,植物都是在適應期,直到有發(fā)白須根,或許就能成活。為了保證前期植物不脫水,也只能提高濕度,增加噴淋量,定時9次噴淋,從早7am到晚11pm,每兩小時15秒,頭尾30秒,濕度都在80以上;通風,從噴淋時間起,每小時15分鐘,最后一次噴淋后通風1小時;溫度,跟屋里環(huán)境了,空調開著就26度。
普遍認為小羽蘚會耐高溫,所以先鋪點小羽蘚,并沒有鋪滿,只在各處間隔放一小撮。這樣可以知道長得好的位置,往后就在這個位置拓展;長得不好的位置,就將苔蘚移除。
背景植纖,立面植纖,準備刷鳳尾苔和珊瑚莫斯,這個等到最后才進行,在高溫下,苔蘚或許都在休眠狀態(tài)。
有部分鳳梨,已經(jīng)發(fā)新根了,白色的須根,等到根系再壯大點,我打算摘掉一些老葉,修整一下爛葉,甚至有噴點液肥的打算。對開門的玻璃缸,這點就是很方便。
水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