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選好基金的七種武器
第一種武器:自上而下投資策略
建議,選擇基金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投資策略,先選擇好的基金公司,再對應選擇旗下你所需要的優秀基金。一只優秀的基金,離不開他的土壤——一家同樣優秀的基金公司。好的基金公司,不僅在人才儲備,投資分析,選股能力上有優勢,而且在服務上也有比較好的配套。建議選擇的基金公司有完善的產品線,可以提供基金轉換功能,有較好的口碑。當然,除了大型的基金公司外,有些中小型的基金公司也同樣優秀,也是選擇的目標。
第二種武器:自己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組合配置
基金有很多種,但是哪一種更適合你呢,是由你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組合配置決定的。好比你是需要風格明顯的大盤型或者是需要風險與收益更高的小盤型呢?還是穩定的債券型?只有明白自己需要哪類基金,你才能在對應基金公司旗下挑選最佳選擇。買基金不是盲目的,我認為,沒有最好的基金,只有最適合你的基金。
第三種武器:基金經理能力和投資風格
優秀的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應該是很多人所推崇的。不錯,基金經理雖然只是團隊的一員,但是卻是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基金的風格。經歷過牛熊市的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也更為放心一點。基金的投資風格,是成長型基金還是價值型基金還是兩者皆顧的平衡型基金,也是個重要的考察點。方便你選出自己最需要的。
第四種武器:專業指標數據
作為基金評價,我們也有專業的指標數據。例如夏普比率,標準差,阿爾法值,貝塔值。夏普比率反映的是你的投資組合的收益超過無風險收益率的風險溢價與標準差之比,如果能超越市場組合的夏普比率,那就是好的基金。簡單來說是夏普比率越高越好。標準差則是反映了基金的風險情況,越小越好。阿爾法值反映了他在同類型基金中的排位,越大越好,最好大于0。貝塔值反映的是他相對于市場組合的收益波動情況,貝塔值大于1,則他的漲跌幅都大于市場組合的漲跌,若小于1,則他的漲跌幅都小于市場組合的漲跌。若要選擇漲的比市場快的,那肯定是要貝塔值大的好,但是若市場下跌,相應的也會跌的快!以上數據,可以在一些專業的評級機構,如晨星里找到。或者自己計算都可以。
第五種武器:歷史業績考察
對歷史業績的考察,可能是很多普通投資者最關心的。當然,歷史業績不代表以后業績,但是往往在不成熟的基金投資者眼里,短期業績就是代表一切。事實上,一個好基金,應該是長跑冠軍,我們看基金的歷史業績,至少要看幾段。1、2-3年業績,2、今年業績,3、近一個季度業績,4、近一月業績。在比較上,應按照凈值增長率做比較,和同類型基金,而不是和不同類型的基金做對比。同時必須要結合市場行情的現實情況。例如,你不能把今年上半年,*股小盤股行情下的小盤基金和大盤藍籌基金做對比。而近一月的業績,主要是對你短期內,在市場判斷的前提下,觀察基金的具體表現情況來決定是否購買。
第六種武器:基金近期的變動情況
主要有包括,基金經理變動、基金契約變動、基金的分紅、基金分拆、基金的封閉與開放等情況。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一個是基金經理的變動,一個是基金的分紅與分拆。基金經理的變動可能回導致基金投資風格的不同,例如廣發穩健今年的基金經理變動,導致投資風格發生明顯不同。基金的分紅與分拆,本質上是有所不同。分拆,純粹是帳面游戲,純粹的營銷手段。分拆后的基金要考慮到可能會引起其基金規模過大的后果。例如今年的東方精選分拆。分紅呢,可能是基金營銷策略,但也有不少是基金處于保護投資者利益分紅,或重新建倉,規避風險等原因,需要區別把握。事實上,從一個基金的分紅與分拆,可以看出一只基金的投資態度。
第七種武器:基金投資報告
第7種武器,也可以說是選擇基金的終極武器。那就是基金投資報告。按照原則,是每個季度出一次基金投資報告,那是我們了解基金的最佳方法。所謂外行看熱,內行看門道,基金投資報告就是不一定每個人都能看的懂的東西。其中,值得重點把握的是幾個方面。1、基金報告期內的收益及標準差與其跟蹤標準的收益及標準差之比較。2、基金的報告期內投資策略描述。3、基金的重倉情況及投資分布情況,是否均衡配置還是采取超配的辦法,股債投資比例。4、基金的規模變動,申購贖回情況。5、基金有無違規操作的事項。
說了那么多,估計還是有不少投資者會認為,選個好基金,真難。所以最后還是建議大家,在選擇基金的時候,可以向值得信賴的金融理財師或者是投資專家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