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20---30---60日均線為常用均線。
均線的大概特點分多頭排列和空頭排列,多頭排列就是市場趨勢是強勢上升勢,均線在5—10—20—30—60k線下支撐排列向上為多頭排列。均線多頭排列趨勢為強勢上升勢,操作思維為多頭思維。進場以均價線的支撐點為買點,下破均價線支撐止損。
空頭排列就是市場趨勢是弱勢下跌趨勢,均線在5—10—20—30—60k線上壓制k線向下排列為空頭排列。均線空頭排列為弱勢下跌趨勢。進場以均價線的阻力位為賣點,上破均價線止損。
均線是技術指標分析的一種常用工具,被大多技術分析者采用。5—10均線變化較快,常用的就是5—10—20—30均線,期貨價格變化較快,用60以上的均線較滯后。
均線在什么條件下價格具備單邊快速大幅暴漲,條件是1分—5—10—15—30—60—日—周—月均線都是多頭排列。其它引響暴漲因素除外。反之單邊暴跌一樣。
周月線的均線時間把握趨勢會更穩定,均線變化短時不會太大。如果周月線是多頭排列或空頭排列,這撥行情上漲或下跌的時間周期要更長。
均線的相關系,如日線均線多頭排列,周線空頭排列,周線有均線壓力,價格會 震蕩上漲,也可能會上漲失敗,因周線的均線不會很快改變,引響趨勢變化更大一些。如周線也是多頭排列,價格漲幅會更穩定,趨勢也較穩定不會輕易改變。如5分均線多頭排列,10分空頭排列,5分上漲的失敗概率會更高。如60分均線多頭排列,進行短線交易會維持60分的支撐強勢,短線交易成功概率會比5分高。如果均線日線比較亂,上有均線壓力下有均線支撐,這是震蕩勢,趨勢方向不明。
買賣點,應用均線設買賣點,均線系統在粘合交叉向上為買點,啟動點,根據各個不同時間圖的連環性來定價格啟動的幅度大小。比如5分件具備了,10分不具備,5分上漲的壓力位在10分均線。均線系統在粘合交叉向下為賣點。為下跌啟動點。
應用均線系統是看明現在的趨勢是強勢還是弱勢震蕩勢,買賣點的信號,及現在將要啟動的信號。
均線系統是大多分析者常用的技術工具,從技術角度看是影響技術分析者心理價位因素的,思維買賣的決策因素,是技術分析者的良好的參考工具,相比價格變化是滯后的。
微軟雅黑移動平均線要領
趨勢分析最基本的方法是在美國著名的分析家格蘭比爾的投資法則基礎上形成的股價移動平均線分析股
價趨勢的方法
所謂股價移動平均線法,就是運用移動的股價平均值使股價變動狀況呈曲線化的方法。可用它來對股價的變化進行長期的分析和預測。移動平均線法是在時間序列分析中略去原數列中一些偶然性的或周期性的波動,依次取一定項數計算所得的一系列平均數,形成一個變動起伏較小的新數列曲線,以顯示股價平均值的長期發展趨勢。其計算過程是:先計算時間數列最初N項的平均數,然后前面刪除一項,后面加上一項,計算出第二個N項平均數,再用同樣的方法計算出后面的平均數。在求平均數時,要以某一日為起點,取此前的一段時間為計算周期,算出這一期間內每日股價的收盤價平均值,此平均值即為起點日的股價。再從第二日起,仍取同樣的天數,算出平均值,作為第二日的股價。如果以3月5日開始,制作5日移動平均線,那么3月5日的股價平均值應為3月2日至3月6日的股價收盤價的平均值(這里的5日應為5個交易日),以此類推,隨計算日的推移,不斷標出同等時間區間的平均值,描繪出曲線來,這就是股價移動平均線。
采用移動平均線方法,其好處就是在一段時間內減少了偶然性因素對曲線的影響,使曲線變的圓滑了,投資者容易理解曲線變動趨勢。一般情況下,當移動平均線正在上升,而股價跌到平均線以下時,這是股價趨勢將要下跌的信號;反之,則為股價上升的前奏。移動平均線一般用5天、10天和30天的移動平均值組成,但不同投資策略的投資者可將此參數改為適合自己使用的數值在配以不同時間的K線,以便為自己提供更準確的買賣時機。
移動平均線按數量分為單線、雙線交叉、三線交叉,按計算方法分為簡單、加權、指數。移動平均線在大行情時的表現比其他更為復雜和精細的操作系統要好,且簡單方便。當收盤價高與移動平均線時,你就可以進場買入,反之賣出。單個移動平均線由于采樣數據較為單一,有時會頻繁發出錯誤信號。為減少失誤,增強信號的準確性,人們在實踐基礎上推出了三種移動平均線組合應用。我們將短期、中期、長期這三種移動平均線組合起來,再配以不同的K線,這對于把握買賣的有利時機和判斷趨勢走向更具意義。
[在移動平均線的組合中,當短期線急劇地超越中長期線向上方移動時,這為買進信號;當K線位于最上方并同短中期線并列,且各條移動平均線都呈上升趨勢時,此表明行情仍處于上升趨勢,可繼續持倉;當上漲行情持續一段時間后,短期線從停滯狀態的高點出現下降趨勢時,表明股價開始走軟,這是賣股票的時候了;當短期線從高位依次向下突破中長期線時,這是最后的清倉時機了;當長中短期平均線及K線按順序自上而下的并列,且各條線都呈下降狀態時,這表明為典型的弱勢行情;當弱勢行情持續相當一段時期后,短期線從谷底轉為上升趨向時,這是抄底的極好時機。
在組合線中,如果股價持續下降至谷底后轉為上升移動時,此時順序分別為短中長期線,它們的排列也依次改變。首先是短期線突破中期線,再越過長期線居于最上方,此后,中期線突破至長期線之上,突破點為黃金交叉點,簡稱金叉,此點可以確認行情將進入上漲時期。這就是所謂的多頭排列,是典型的上漲行情。
反之,股價上升到高價區上下徘徊,接著轉向下跌,隨著時間的推移,短中長期線也逐步下行,逐步向下突破交叉,中長期線相交的點則為死亡交叉點,簡稱死叉,這意味上漲行情的終結。移動平均線此時為空頭排列。
在移動平均線的組合應用中,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操作策略設定相應的參數,一定要活學活用,不要不論做短中長線,都用5日、10日、30日平均線組合,投資者可自己探索適合自己操作策略的平均線組合。
移動平均線的特點
MA的最基本的思想是消除偶然因素的影響,另外還稍微有一點平均成本價格的涵義。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追蹤趨勢。注意價格的趨勢,并追隨這個趨勢,不輕易放棄。如果從股價的圖表中能夠找出上升或下降趨勢線,那么,MA的曲線將保持與趨勢線方向一致,能消除中間股價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起伏。原始數據的股價圖表不具備這個保持追蹤趨勢的特性。
(2)滯后性。在股價原有趨勢發生反轉時,由于MA的追蹤趨勢的特性,MA的行動往往過于遲緩,調頭速度落后于大趨勢。這是MA的一個極大的弱點。等MA發出反轉信號時,股價調頭的深度已經很大了。
(3)穩定性。由于MA的計算方法就可知道,要比較大地改變MA的數值,無論是向上還是向下,都比較困難,必須是當天的股價有很大的變動。因為MA的變動不是一天的變動,而是幾天的變動,一天的大變動被幾天一分攤,變動就會變小而顯不出來。這種穩定性有優點,也有缺點,在應用時應多加注意,掌握好分寸。
(4)助漲助跌性。當股價突破了MA時,無論是向上突破還是向下突破,股價有繼續向突破方面再走一程的愿望,這就是MA的助漲助跌性。
(5)支撐線和壓力線的特性。由于MA的上述四個特性。使得它在股價走勢中起支撐線和壓力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