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頤和園畫中游,作者:黃有維。
明日大雪。一提起雪,最先想到的是故宮,是頤和園,其實老北京的胡同,雪景也美著呢。
胡同,是北京的血脈,流淌著的是北京的歷史,是北京的文脈。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老胡同也越來越少了,幸而,有一批畫家,用手中的畫筆,留下了老北京的剪影。
國畫、油畫、鉛筆畫、鋼筆畫……手中的畫筆雖不同,初衷卻出奇地一致——留住心中的北京胡同。
首先來看一組北京胡同雪景,來自1966年出生于北京的油畫家黃勁松。
正如這些畫作,黃勁松手執油彩,筆下的北京,以胡同為主題,往往帶有很深的縱深,雪景是他的常見題材,三輪車、自行車、花盆、水缸是他胡同里的常見擺設。
不止雪景,他也有其他作品,下面這幾幅作品,您能認出來這些地方都是哪里嗎?
說到油畫,還有一位油畫家同樣也以北京胡同聞名,他就是黃有維。
正如上面這幾張圖片展示的,黃有維的北京胡同系列,著重刻畫的是各式各樣的門。
或許是因為黃有維來自南方,在他的畫筆下,無論門庭是否寂寥,是否破敗,無論春夏秋冬,總是色彩明艷的,這不就像是我們記憶中永遠陽光明媚,永遠五彩斑斕,仿佛帶著濾鏡的北京胡同嗎?
除了門,黃有維的作品中當然也有一些體現胡同縱深的作品,但更多的,還是對細節的體現,比如鳥,比如貓,比如花,比如影壁,比如漏窗……這些元素的加入,讓北京胡同生動活潑、蓬勃明媚了起來。
正是因為黃有維的作品既唯美又寫實,既古典又現代,他才能一朝從默默無聞的畫手,變為一夜成名的網紅畫家。
和黃有維一樣,況晗也來自南方,同樣也是以畫北京胡同而聞名,不同的是,況晗的手中是鉛筆和水彩。
況晗是真的愛北京,他自畢業后分配到北京,住在胡同里,愛上了胡同,跑遍了胡同,找遍了資料,而后開始畫胡同。
黑白的畫面,簡約的筆觸,寫實的畫面,這位自稱“磨鉛筆的人”的畫家,也在繼續用他手中的筆,畫著他心中的北京。
在國畫里,姜開選是胡同畫派的代表人。他生在北京,長在北京,也畫著北京。
他是寫實派,畫作的顏色不像黃勁松、黃有維那樣明亮,也不像況晗那樣,單純的黑白,而是稍顯暗淡,比較深沉,有種重回故園的感覺。尤其是原來住在胡同里的老北京,很容易就有強烈的歸屬感。
姜開選的作品,層次感和空間感特別分明,仿佛下一瞬就會有個小孩從拐角處跑出來,那可能是小時候的你,也可能是你的發小……
很多人都說,他筆下的胡同和四合院,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北京城。
姜開選最近還創作了“憶九門”系列,上面四座城門,您能認出幾個?
文中這四位,您最喜歡哪一位畫家?
您還知道哪些用畫筆畫著北京胡同的畫家?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