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疾病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是你知道第四高嗎?
它就是高尿酸。
很多人一提起高尿酸,首先想起的就是痛風。
臨床上,只有約10%的高尿酸患者會引發痛風。但是長期尿酸過高,對腎臟的傷害卻不是一星半點的。
36歲的王先生因為工作關系,經常需要應酬。早在4年前他就體檢出了尿酸高,醫生勸告他一定要戒酒,控制飲食,多喝水加速排泄。
但是王先生覺得喝水太沒有味道,就每天用飲料代替,還經常煲湯補身體。他覺得反正都是水嘛,應該都一樣的。
前段時間,王先生經常覺得腰痛,排尿時還有刺痛感,來到醫院檢查。
檢查結果出來后,王先生的尿酸值高達720μmol / L,尿蛋白也異常,血壓十分高,血肌酐356μmoI/L,已經出現了腎衰竭。
好在經過搶救,算是脫離了危險,做進一步的觀察。
醫生了解情況后,搖頭說:這2種“水”,就是引發腎衰的禍根啊,別再喝了。
第1種:飲料
飲料中,一般都添加了果糖,果糖在體內可直接代謝成尿酸,并且,還會抑制尿酸的排泄。
在雙重作用下,十分傷腎,易誘發腎衰竭,甚至是尿毒癥。
第2種:濃肉湯
尿酸高的人,一定不要喝濃湯、肉湯、魚湯以及火鍋湯等。
濃湯中嘌呤含量,往往比肉中的含量高,尿酸高,一定要少喝。
尤其是,乳白色的肉湯,其中油脂含量更高,不利于脂質代謝,更不利于控制尿酸。
此外,嘌呤還易溶于水,食物中的嘌呤溶進入湯中,會使湯汁中含嘌呤水平升高,加速高尿酸。
為何,高尿酸,會誘發腎衰竭?
人體的尿酸排泄,主要是經過腎臟,隨尿液被代謝出去。
體內堆積大量尿酸,沉積在腎臟中,易導致腎結石,出現腎絞痛、血尿等,引起痛風性腎病。
而腎臟受損,又會進一步影響尿酸排泄,加重體內尿酸水平,如此惡性循環,久而久之,便容易誘發腎衰竭。
高尿酸者,早起有這3種異常,是腎撐不住了,及時檢查,莫拖延
1、身體水腫
腎臟,是代謝水的重要器官,一旦體內尿酸過高,腎臟的排泄機制就會受到損害,久而久之形成結晶,堵塞腎小球,就會導致水分排不出去。
這時,人體出現水鈉滯留,引起腳跟、眼瞼、臉部、小腿等部位出現水腫。
2、晨尿異常
晨尿的顏色,出現像洗肉水、濃茶水等,是腎功能損害的結果。
如果,尿酸得不到有效控制,還會有尿酸結晶的形成,一些細小的泥沙樣結石容易隨尿液排出,而較大的尿酸結石就會引起腎絞痛和血尿,并發尿路感染,導致排尿困難。
3、腰背疼痛
腎衰竭的明顯信號,會表現在腰上,若高尿酸者,早起發現自己腰部異常疼痛,就一定要提高警惕。
腰酸背疼,虛弱乏力感,或是尿酸持續升高,引發腎炎、腎結石感染所致。
如果到了晚期,可致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出現腎功能不全。
日常降尿酸,堅持3件事,尿酸蹭蹭降,遠離腎衰竭。
第1件:補充黃酮類化合物
缺少黃酮類化合物是尿酸鹽形成的重要因素。
體內黃銅類物質含量過少,會加速嘌呤代謝尿酸的進程。
而一旦尿酸值過高,就會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骨、軟組織和腎臟中,導致關節腫大,引發痛風、腎病。
補充黃酮類化合物,說白了就是補充抑制尿酸鹽形成的物質。
黃酮類化合物豐富的食物有:豆類、柑橘類水果、椰菜等深色蔬菜、番茄等。
除了吃以外,還有一些富含黃酮類化合物的食材,我們可以泡水喝,像薄荷茶、烏龍茶、玲瓏菊等,堅持飲用,也能抑制尿酸合成。
第2件:遠離高嘌呤食物
高嘌呤食物長期大量攝入,會導致尿酸飆升,誘發痛風、腎衰竭。
海鮮類、肉湯類、動物內臟、蠔油、濃縮雞汁等,都屬于典型的高嘌呤食物,會加速尿酸升高,加重腎臟的代謝負擔,盡量少吃。
第3件:少喝酒
酒精,是尿酸的催化劑,過多的攝入酒精,不僅會導致體內尿酸水平升高,還可能阻礙尿酸排泄。
因此,只要含有酒精,不論是白酒,還是啤酒、紅酒等,都不利于尿酸的控制。
所以,尿酸高的人,一定要注意,遠離酒精飲品,切莫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