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微博,看到一個熱搜: #白天的餓和晚上是不一樣的#
白天餓了,堅定地告訴自己,要控制好食量,吃些清淡減脂的。
晚上一餓,大腦就開始失去理智,瘋狂渴望高熱量食物。什么火鍋燒烤麻辣燙,來者不拒!
不瞞大家說,這情況,就是我最近的真實寫照。
本來昨天買了豆腐和牛肉,準備做個低脂健身餐。
可白天一頓忙,整個人都被抽空,做飯的時候,只聽見腦海里有個小惡魔在說:誰還吃健身餐啊,來點刺激的吧!
于是,這原本用來做健身餐的食材,轉(zhuǎn)身就變成了一道麻辣噴香的豆花牛柳。
不開玩笑,這味道,巴適得很!
牛肉嫩,豆花滑,香辣微麻的湯汁澆飯更是一流!
我現(xiàn)在一邊碼字,還回味著砸吧嘴呢。
豆花牛柳是一道經(jīng)典川菜,不過在廣州,卻不太常見。
上次臨時起意想吃它,幾乎跑遍半個廣州才吃上。
要說這道菜的亮點,應(yīng)屬豆花。
四川人對豆花的愛,是義無反顧的。
才不管你們甜黨咸黨怎么爭呢,他們吃豆花,甜的咸的辣的,都來者不拒。
甚至還能直接入菜!
比如配上肉,就可以演變出豆花魚(
這次的豆花牛柳,比之前做的豆花魚,還要更更更簡單一些,而且還不用吐刺,肉感滿滿。
舊時川人常吃的,是泹水豆花,用的是鹽鹵,點出來的豆花綿而不老,潔白細嫩。
近年隨著食品工業(yè)的發(fā)展,人們發(fā)現(xiàn)內(nèi)酯點出來的豆花,比傳統(tǒng)鹽鹵豆花更滑嫩,大廚們紛紛變心,用上了內(nèi)脂豆腐。
這樣一來也好,方便了我們自己就能買食材回家做!
為了讓麻辣的湯汁更好的掛在嫩滑的豆腐上,我勾了個薄薄的芡汁。
大家勾芡時手不要太重,似湯似羹的狀態(tài)最好。
調(diào)味時,我還臨時起意,加了一勺陳醋。
麻辣微酸的湯汁,恰到好處地掛在牛肉和豆花上,吃起來味足,用來拌飯吃也相當滑口。
不信?來,我喂你一口試試,張嘴吧~
- 豆花牛柳 -
[ 食材 ]
內(nèi)酯豆腐200g 牛里脊100g 蒜末10g 花椒5g 干辣椒10g 香菜3g 郫縣豆瓣醬25g 生抽5g 蠔油3g 陳醋8g 白糖3g 鹽1g 胡椒粉1g 小蘇打1g 淀粉5g 水100ml 色拉油
[ 食譜 ]
1.牛里脊洗凈,逆著紋理切成片或條
2.牛里脊先用少許鹽、胡椒粉、小蘇打、生抽和蠔油調(diào)味,最后加入2g淀粉和5g食用油腌制30分鐘
小蘇打、淀粉能讓牛柳更嫩滑,最后放色拉油是為了鎖住調(diào)味
3.蒸鍋上汽后放入內(nèi)酯豆腐,蒸5分鐘取出,用勺子或刀切成塊狀放入大碗
4.起鍋冷油放花椒、干辣椒煸香,下牛里脊大火炒至6成熟后盛出
5.用炒牛里脊的余油煸香蒜沫和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后,將陳醋、白糖和少許生抽、100ml清水調(diào)成的汁倒入
煮3分鐘后加入1大勺水淀粉勾芡,再倒入牛柳炒勻
水淀粉制作,1勺淀粉加入3勺水攪拌均勻
6.牛柳出鍋澆在豆腐上,撒熟蒜末、干辣椒、花椒后澆上9成熱油
不能吃辣的小伙伴,可少加點辣椒段和花椒
不知道怎么分辨油溫?(←戳藍字可復(fù)習)
吃這道菜,一定不要拘謹,舀上一大勺,連著豆花和牛柳一同送進口中,吃起來才滿足。
入口麻、辣、酸、甜、咸,復(fù)合的滋味著實令人著迷。
牛柳嫩、豆花滑,各自出彩,又相得映彰,好吃得想隨口rap:
你看這牛柳,又香又嫩,你看這豆花,又細又滑。(哈哈哈
為什么晚上的饞,比白天的餓更難以抵抗呢?
因為這一整天里,我們要對抗的東西,太多了。
所以呀,偶爾我也想丟盔棄甲,做個逃兵,淪陷在卡路里的溫柔鄉(xiāng)里。
這樣等到第二天,才會更有力氣去戰(zhàn)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