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年,影視行業遭遇的不友好指數創了新高,但是要問這個行業未來最看好的前景方向是什么?那么網絡大電影毫無疑問是被提及最多的。
網絡大電影,又稱網大,現統稱為網絡電影。網絡電影項目回款普遍以一年為期,靠譜的項目幾乎是躺賺。這種快速變現能力與穩定回報率,對任何人來說都是致命誘惑。
網絡電影選材的多樣性
網絡電影相比院線電影有兩大不同,一是籌備制作周期短,二是審查相對寬松,兩個特點都是值得網絡電影在內容創作上應該善加利用的地方。首先,網絡電影不同于院線電影的立項復雜,可以在很短的周期內完成策劃、立項、制作到播映,這更有利于影片貼近當下熱點進行創作。
只要不觸碰政治和道德底線,不違背社會主流價值觀,網絡電影可以肆意大開腦洞,犯罪、驚悚甚至適度的“擦邊球”。比如:《四目道長》、《大蛇》、《靈魂擺渡黃泉》這些主流影視的“禁區”,正好是網絡電影的發揮空間,網絡電影的選材多樣性使得在群眾喜好上更能得到滿足。
網絡電影宣發的重要性
在互聯網發展到今天網絡信息火爆化的時代,宣發的作用變得尤為關鍵,在影片的成功上比重越來越大。尤其是網絡電影單一的網絡平臺發行,沒有院線電影那么高強度的宣發資源,如若沒有找對宣發公司,可能就被淹沒在影視浪潮中!
并且網絡電影通過適合的前期宣發,吸引觀眾的觀看情緒,提高影片的評級,增大影片的曝光率。各視頻平臺會根據他們的評級和曝光率機制來評級,級別越高獲得的宣傳資源越多,例如會給視頻首頁大圖,app開啟畫面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宣發的內涵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發行,現在的發行工作更重要的是對影片的營銷與宣傳,營銷不應該再跟發行分開討論。對于發行公司來說,也必須具備營銷和宣傳的能力。
網絡電影制作的精品化
經歷過2016~2017年的網大泡沫,再到2018年P2P全行業爆雷,在2019年之后,網絡電影行業才逐漸步入正軌。隨著行業的逐漸成型、規范以及相關政策的完善,“精品化網絡電影將會成為主流”這一說法已經成為業內共識,并且受眾群體對于快消的疲勞,也勢必會讓精品化成為網絡電影的未來走向。
18年網絡電影取得高額的分賬得益于視頻平臺的紅利期還在,而對于龍頭玩家來說,他們不會只依賴于這種紅利。龍頭公司都在這幾年摸清了網絡電影賺錢的套路。
頭部公司不僅開始增加制作費用,他們還積累了影片數據和分析能力,以此預判觀眾喜歡什么樣的片子,并且在故事和制作上下足功夫、以滿足受眾不斷變化的口味。
2018年與2019年同期上新數量與類型對比
而對于非龍頭公司,想要在網絡電影這一新興崛起的行業之中分一杯羹其實并不容易。非龍頭公司只有通過敏銳的判斷力,抓住機會與大公司尋求合作,選取熱門題材,吸引更多的觀眾才能獲得更多的收益!
因為,一方面,網絡電影賺錢很容易其實是大家普遍認為的誤解,去年愛奇藝上線了1400部電影,但是票房破千萬的只有21部,其余的電影制作成本少則兩三百萬,多則六七百萬,基本都是屬于收益甚微的狀態。從這里可以看出,網絡電影的頭部效應比院線電影還要集聚。
另一方面,由于網絡電影依托于視頻平臺的會員分賬形式,因此網絡電影不僅要跟優質的院線爭搶時間,甚至還需要與網劇、短視頻等其他娛樂項目競爭。網絡電影作為互聯網付費分賬模式的典型內容市場,在曲折中前進。
所以說,網絡電影行業同樣存在著一定的門檻。過去四年,網絡電影經歷了從籍籍無名到狂熱掘金,再到泡沫撇去的過程。精品制作和大IP的頭部影片才是未來市場的導向。
網絡電影的發展,在當今監管趨嚴,市場理性的大環境下,剛好提供了一種試錯成本較小的途徑。對內容做更精細化分析的方式,對團隊做更精致化管理的態度,對市場做更精準化調研的方案,有望成為未來網絡電影在影視行業的立足之本,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