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顯祖,江西臨川人,明朝杰出的戲曲家,有“東方莎士比亞”之美譽,著有《牡丹亭》。 1593 年,湯顯祖任浙江遂昌知縣。他到遂昌上任后,經常走街串巷,察訪民間疾苦,足跡所至遍布城鄉。他了解到在他到任之前,遂昌是“晝有公差,夢有盜警”,但所謂“盜”者,多數是生活無望、四處逃亡、鋌而走險的農民,于是他剛柔并施:曾“勒殺盜酋十數人”;注意冤案的平反、積案的處理;對觸犯律條的囚犯,他注重感化,即使偶爾用刑,也從不用重刑,而且事后還派醫官前往診治。
一年除夕,湯顯祖想:在此辭舊迎新之際,理應家家團聚,共享天倫之樂。他考慮再三,決定將 30 多名犯人全部放回家中過年,并由家人具結作保,在正月初四回獄服刑。這件事引起官場很大的震動,湯顯祖卻泰然處之。幾天后,那些感恩戴德回家過年的囚犯果然都準時歸獄服法。
過了十幾天,又到了元宵節,遂昌城里一派升平景象。正在憑樓眺望燈海的湯顯祖又想起了囚在獄中的犯人。他不顧同僚的反對,下了一道奇特的命令:放出那些囚犯,讓他們梳洗更衣,到河橋觀燈,并留下了《平昌河橋縱囚觀燈》一詩:“繞縣笙歌一省囹,寂無燈火照園扃。中宵撤斷星橋鎖,貫索從教漏幾星。”觀燈結束,囚犯都自覺回獄,而湯顯祖的這一首詩與他的縱囚觀燈逸事,便一直在遂昌廣大百姓中流傳。湯顯祖治理遂昌縣的5 年,親民治縣、仁政惠民的措施良多,輕刑寬獄僅是一個方面。
遂昌縣雖然興旺起來,但湯顯祖任縣令 5 年來,生活相當清貧。雖然有政績、得民心,但湯顯祖最終無法在官場立足。他釋放囚犯回家過年和元宵觀燈的行為,被政敵抓住了把柄,待考核官員的時機一到,他們就跳出來暗語中傷。湯顯祖清醒地感到無法在追名逐利的官場中待下去了。
萬歷二十六年,聽說朝廷將派稅使來遂昌擾民,湯顯祖不堪忍受,不待別人攻擊排擠,便給吏部遞了辭呈,且不等批準,就揚長而去,回到家鄉。他離開遂昌時,官民們圍在碼頭,苦苦挽留這位勤政愛民、清正廉潔的好官。他離開之后,民眾不僅專門為其建造了生祠——遺愛祠,在他辭官 10 年后,還推舉畫師赴江西臨川為他畫像,攜歸懸于生祠內以作紀念。
建縣 1700 多年的遂昌,有名有姓可考的縣官 500 多人,卻沒有任何一位縣官的影響力能夠超過湯顯祖。
?
【素材還原】
湯顯祖,明代戲曲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臨川四夢”及《紫簫記》。“臨川四夢”中影響最大的是《牡丹亭》。該劇描寫了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即使身死仍化為魂魄尋找愛人,最后起死回生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湯顯祖才華卓越,品德高尚,政績突出卻不容于官場,最終選擇離開,將滿腔熱情投注于戲曲之中。《牡丹亭》中,杜麗娘的形象是至情的化身,綻放出思想解放與生命自由的人性主義光輝。
話題拓展:清高、不懈追求、文學貴在真情
【考場練兵】
2018 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題,不同的“器”。
>> 運用點撥
我們熟知作為戲曲家的湯顯祖,他的作品“臨川四夢”是我國戲劇作品中的精品,但可能不知道,湯顯祖也做過官,政績十分突出。湯顯祖的做官事跡說明了“君子不器”的道理。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長,不能只求學到一兩門或多門手藝,不能只求職業發財致富,而當“志”于“道”。
>> 考場速寫
器能盛納萬物,器能助人成事。湯顯祖是“器”之品質的完美詮釋。他有氣度,有氣量,雖受小人詆毀,卻獲世人尊敬。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在明朝后期黑暗腐敗的政治環境中,湯顯祖的利國利民之舉,在惡劣環境下對本真的堅守,都顯得難能可貴。雖然湯顯祖不容于當世,最后只能在戲劇中抒發自己的情懷。但公道自在人心,幾百年后的今天,人們不光記住了戲曲家湯顯祖,也紀念著為官的湯顯祖。所謂“君子不器”,正是為他的一生所做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