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樹的枝芽特性及不同時期
整形修剪技術
一、板栗芽、枝條的類型及其特性
板栗樹整形修剪的前提,是對其生長的芽和枝條及其特性要做到充分了解和掌握,才能因樹制宜整形,有的放矢修剪。
1、芽的類型及其特性
(1)混合花芽:分完全混合花芽和不完全混合花芽兩種。完全混合花芽:著生于枝條頂端及其2、3節,萌發后抽帶有雄花和雌花的結果枝。不完全混合花芽:著生于完全混合花芽的下部或弱枝頂端及其下部,萌發后形成帶有雄花序的雄花枝。
(2)葉芽:生于葉腋芽,萌發后只能形成發育枝和纖弱枝。
(3)休眠芽:著生于各類枝條的基部,呈休眠狀態,壽命長,當受到枝干折傷或修剪等刺激后,則萌發徒長枝,有利于更新復壯。
2、枝條的類型及其特性
(1)發育枝:分徒長枝、普通發育枝和細弱枝三種。
(2)徒長枝:枝干上休眠芽受刺激萌發而成,生長旺盛直立,節間長,組織不充實,長1米左右,群眾習慣稱“娃枝”。
(3)普通發育枝:由葉芽萌發而成,生長健壯,是擴大樹冠的基礎,生長充實,健壯的發育枝可轉化成結果母枝,翌年結果。
(4)細弱枝:由于枝條所處的部位不佳,導致營養狀況不良,形成各種細弱枝,群眾俗稱“雞爪碼”、“魚刺碼”。
(5)強結果母枝:由生長健壯的發育枝和結果枝轉化而成,長15厘米以上,生長粗壯,有較長的尾枝,有3個,5個混合花芽,群眾叫“棒錘碼”。促進栗樹形成強壯而穩定的結果母枝是豐產穩產的基礎。
(6)弱結果枝:長度不到15厘米,生長纖細,尾枝短,僅有1個,2個混合花芽,在營養條件好的情況下,下年能繼續結果,其結果量少,果較小,群眾稱“香頭碼”。
(7)更新結果母枝:有的結果枝當年沒有尾枝,下一年由枝條下部的芽抽生結果枝、雄花枝和發育枝,而母枝的上部自然干枯,群眾稱為“替碼”。
(8)雄花枝:由分化較差的混合花芽形成,雄花枝大多數比較纖弱,一般情況下,第二年不抽結果枝,但營養充足。15厘米,30厘米長的,可抽出結果枝。
二、板栗樹的整形修剪技術
1、整形修剪時期
板栗樹修剪以冬春季為主,落葉后至發芽前都可進行,一般以休眠期修剪最好。我縣以十二月中旬至三月上中旬為適宜期。
2、整形修剪方法
板栗樹為喜光樹種,樹姿比較開張,樹形一般在嫁接苗定植后,采用主干疏層形和自然開心形兩種修剪方法。主干疏層形適合散生或低密度栗園。因散生或自然生長的板栗樹,一般樹冠紊亂而郁閉,枝條密生、交叉、重疊、輪生等現象嚴重,主側枝的從屬關系不明,光照、通風不良,樹勢生長衰弱,病蟲危害嚴重,果實品質較差,產量低而不穩,大小年明顯。自然開心形則適宜高密度栗園。
(1)幼樹的整形修剪
①主干疏層形
主干疏層形也叫疏散分層形,適宜干形強,角度直立的品種。干高60厘米,100厘米,主枝5個,6個,分三層上下交錯螺旋狀著生在中央領導干上。第一層在60厘米范圍內留2個,3個主枝;第二層2個主枝;第三層1個主枝。層間距為第1層,2層80厘米,100厘米;第2層,3層100厘米,主枝之間有一定的距離,主枝開張角度為40度,50度。第二層主枝角度為30度,40度,在培養主枝的同時選留側枝,第一層主枝留側枝3個;第二、三層主枝留側枝2個,3個。第一側枝距主干70厘米,100厘米;第1層,2層側枝間距40厘米,60厘米;第2層,3層側枝間距70厘米左右,側枝相間排列,避免上下重疊。
主干疏層形
②自然開心形
適宜干形較弱,角度開張的品種。定干高度80厘米,120厘米,剪口下要留有7個,8個飽滿芽,促生分枝。第二年在主干上選留2個,3個位置均衡伸展的枝條作主枝,主枝必須向外斜生,開張角度為50度,60度;中央直立枝剪去,在各主枝上選留2個,3個側枝;側枝一般留在主枝兩側,側枝之間角度略大于主枝之間角度。第三年冬季修剪時再對主枝延長枝進行短截1/3,1/4,競爭枝疏剪,細弱枝疏除,緩放壯枝,對主枝角度不合理的須用拉枝法調整,以擴大樹冠,促使其加快形成。
自然開心形
(2)結果樹的修剪
進入結果期后,修剪的目標是促進強壯結果母枝的形成,并使結果母枝的數量適當,一般按其每株的投影面積,均勻留取10個/平方米,15個/平方米結果母枝。因產量的依據是結果母枝的留量,也是修剪量的根據。同時還要控制結果部位外移,達到外圍、內膛結果,實現豐產穩產和提高品質。
結果母枝的培養方法:一是促使結果母枝連續形成。結果母枝多長在枝條頂端,皆為強壯枝。而弱枝都是雄花枝,不但不能結果,還會大量消耗養分,應大幅度疏剪除。結果母枝越弱越要多剪除,越強越要多保留,這樣就能促使結果母枝的連續形成。一般對先端生長出較壯的4個結果母枝的,應保留2個、剪除1個、短截1個。對長出3個強壯結果母枝的,可保留1個、剪除1個、短截1個。對長出2個結果母枝的可保留1個,短截1個。
二是促使弱枝變強。疏剪和短截前端延長枝的部分會使枝前端連續結果,而經過短截形成的小枝逐年變成內膛枝,應逐年進行局部枝條回縮修剪。當回縮到預備枝前端時,就促使這些預備枝變成了頂端枝,預備枝在營養集中和頂端優勢的影響下轉強后,又形成了較強的結果母枝。強結果母枝連續結果后又轉弱再回縮更新修剪,就能使弱枝變強,保持結母枝旺盛。
三是促使旺枝變弱。板栗是強枝結果,而過旺的枝條也不會結果,應通過摘心、中截、改變角度等措施對過旺枝條進行適當減弱。當旺枝長到30厘米,40厘米時,通過摘心,促使下部形成副梢,第二年便能抽生出結果枝。冬季在光照好的情況下,中截的旺枝下部芽萌發出枝條形成結果母枝,對直立枝用繩子捆綁,使其變成平生或下垂,促使芽的萌發率,改變角度后萌發出的過旺枝,應通過摘心削弱生長勢而轉化成結果母枝。
在修剪時做到“三看一結合”。即看地(土壤的肥瘦,立地條件的好壞)看樹(品種、樹齡、樹勢)看枝(生長的強弱及病蟲害情況)和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弱樹弱枝立地條件差的要集中養分,強樹強枝立地條件好的應分散養分。大樹一般去弱留強,疏去交叉、密生、重疊、病蟲和其它白吃飽枝,調整通風透光條件;幼樹去弱留中庸分散養分,緩和樹勢,促進結果。五年生的樹,由于樹枝數不多,且正在整枝初期,為使樹冠有理想的結構,打下豐產穩產的基礎,對整枝修剪要求精密,避免樹形不良、補救為難、影響一生的生產。6年,7年生的樹樹形稍大,枝稍和結果數相繼增加,此時樹形大體骨架已經形成,應注重側枝的修剪,促其多發健壯的結果母枝,對過多的結果母枝要適當疏刪,并保留更新母枝,適度短截。促使發生新的結果母枝,新舊交替,修剪比較精密。十年后栗樹進入盛果期(即成年樹),此時應以樹冠內部通風透光為主要方向,將密生的衰弱側枝、病蟲枝、干枯枝疏去,使陽光能夠透入樹冠內,促進隱芽萌發,形成新的結果母枝或發育枝,達到立體結果的目的,同時要根據栗癭蜂的危害部位,剪去發育枝(細弱枝、中庸枝和結果枝第1個,5個腋芽)。
(3)老樹的更新修剪
當栗樹枝頭出現大量細弱枝、干枯枝、病蟲枝,引起隔年結果、果實小、品質不良的現象時,表明此樹已衰弱,應及時更新。老樹盛果期后更新修剪為復壯樹勢,應采取有放有縮、縮放結合、交替更新的修剪方法,掌握強放弱縮的原則。樹冠外圍有強的結果枝時,去放使其繼續結果;若外圍衰弱出現細弱枝則回縮修剪,回縮前先培養大、中、小不同年齡的接班枝,以便去老留新,后繼有枝,回縮一定要回縮到分枝處,做到邊更新、邊復壯、邊生產。
(4)放任樹的修剪
放任樹從未修剪過,樹冠大,干高,骨干枝輪生、重疊、并列。結果部位外移,有效結果面積小,內膛細弱枝、干枯枝、病蟲枝甚多,產量低、品質差,又不便修剪和防治病蟲害。在修剪時,本著通風透光和立體結果的原則,因樹作形,靈活修剪。先確立好較為理想的主側枝,對無用的主側枝、干枯、病蟲和細弱枝進行疏除,再根據隱芽萌發力強的特點,進行小更新修剪。每年更新1/4,1/3的枝條,一般在結果母枝、延長枝生長3年,4年后即回縮,疏去新的結果母枝,這樣擴大了樹冠的主側枝,更重要的是所有枝條3年,4年都可更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