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各類蔬菜生長逐漸旺盛, 如棚栽的番茄、茄子、黃瓜進入開花、結(jié)果盛季;露地茄果類、十字花科蔬菜等進入生長旺盛期;果樹也開始進入幼果期,大多都進入了重要管理時期。
五月份氣溫升高,雨水增多,溫濕度較大,有利于多種病蟲害的發(fā)生,要著重預防以下幾種病蟲害,加強管理,提前預防!
1、霜霉病:主要危害大白菜、小白菜、蘿卜、甘藍、番茄、辣椒、黃瓜等蔬菜。
霜霉病癥狀主要表現(xiàn)在葉片上。葉片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水漬狀病斑,后擴大成多角形病斑,葉片背部在濕度較大時會出現(xiàn)霉層,不同作物,霉層顏色略有不同,如瓜類葉片背面長出黑色霉層,而葉菜類蔬菜往往葉片背部會出現(xiàn)白色霉層。
黃瓜霜霉病
白菜霜霉病
藥劑防治:烯酰嗎啉、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枯草芽孢桿菌等。
2、病毒病:主要危害茄果類、瓜類、豆類、十字花科類蔬菜,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癥狀。葉面上常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翠綠現(xiàn)象,葉片皺縮,黃綠相間,病情嚴重的葉片皺起,生長緩慢;葉片局部細胞變形,卷曲、厥葉、黃化等現(xiàn)象;病葉變黃,嚴重時植株上部葉片全變黃色,形成上黃下綠,植株矮化并伴有明顯的落葉;導致細胞或組織死亡,變成枯黃至褐色,有時出現(xiàn)凹陷。在葉片上常呈現(xiàn)壞死斑,壞死環(huán)和脈壞死。
藥劑防治:病毒病由蚜蟲、粉虱傳播,防病毒時可再噴一些殺蟲劑。可選鹽酸嗎啉胍、烯·羥·嗎啉胍、氨基寡糖素、吡蟲啉、噻蟲胺、啶蟲脒等。
辣椒病毒病
3、早疫病:尤其注意番茄早疫病。番茄早疫病又稱輪紋病,能侵害葉、莖和果實。葉片初期呈深褐色或黑色圓形小斑點病斑,邊緣深褐色,中央灰褐色,有同心輪紋,邊緣有黃色暈環(huán)。有時幾個病斑可連成一個大斑,潮濕時病斑上長有黑色霉狀物;莖桿感病多數(shù)在分杈處,灰褐色橢圓形病斑,稍凹陷,也有同心輪紋,發(fā)病嚴重時可造成斷枝;果實發(fā)病后,病斑多發(fā)生在花萼附近和有裂縫的地方,黑褐色稍凹陷,有同心輪紋,后期病部變硬,長有黑色霉層,病果常提早脫落。
藥劑防治:嘧菌酯、代森錳鋅、百菌清等。
番茄早疫病
4、菜青蟲:主要為害甘藍、花椰菜、白菜、蘿卜等十 字花科蔬菜,尤其喜食甘藍和花椰菜。以1~2齡幼蟲為害,在葉背啃食葉肉,留下一層薄而透明的表皮。3齡以上幼蟲食量明顯增加,常把葉片吃成孔洞或缺刻,嚴重時吃光葉片, 僅剩葉脈和葉柄,影響植株生長發(fā)育和包心。
藥劑防治:一般在卵高峰后1周左右,即幼蟲孵化盛期至3齡幼蟲前用藥,連續(xù)使用2- 3次。可以選用菊酯類(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等)、滅幼脲等藥劑。
菜青蟲
5、小菜蛾:主要危害大白菜、蘿卜、包心菜等。初齡幼蟲僅取食葉 肉,留下表皮,在菜葉上形成一個個透明的斑。2齡后便隱藏在葉背危害,造成菜葉缺刻。3~4齡幼蟲可將菜葉食成孔洞和缺刻,嚴重時全葉被吃成網(wǎng)狀。
藥劑防治:掌握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蟲2齡期用藥,注意每年只能使用1-3次,不能頻繁使用,防止產(chǎn)生抗性另外注意藥劑的交替使用。選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多殺霉素等。
小菜蛾
6、美洲斑潛蠅:主要是幼蟲潛入葉片和葉柄為害, 產(chǎn)生不規(guī)則蛇形白色蟲道,葉綠素被破壞,影響光合作用,受害重的葉片脫落。
藥劑防治:幼蟲發(fā)生盛期選滅蠅胺、阿維·滅蠅胺、甲氨基阿維菌素+氯氰菊酯對水噴霧。要連續(xù)防治,視蟲情5—7天1次。
美洲斑潛蠅
7、蚜蟲:蔬菜蚜蟲有多種,包括蘿卜蚜、甘藍蚜、煙蚜、桃蚜、瓜蚜、豆蚜等。常密集為害,造成受害蔬菜嚴重失去水分和營養(yǎng),形成葉面皺縮、發(fā)黃,此外還可以傳播病毒病,引起病毒病發(fā)生。
防治方法:可采用黃板誘蚜,有翅蚜一見到黃色紙板,便紛紛降落其上,機油黃板誘滿蚜后要及時更換,藥物黃板使蚜蟲觸藥即死;洗衣粉防治,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對蚜蟲等有較強的觸殺作用。所以,可每畝蔬菜可用洗衣粉400~500倍溶液60~80千克滅蚜;化學藥劑防治:苦參堿、吡蟲啉等。
黃板捕殺蚜蟲
8、紅蜘蛛:紅蜘蛛也叫葉螨。主要以成、若螨群集在葉背、花、果上刺吸汁液并吐絲結(jié)網(wǎng)。危害初期,沿葉脈出現(xiàn)黃白色似葉尖大小的斑點,迅速發(fā)展呈灰白色或黃白色色斑,使植株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或破壞,植株嚴重失水,葉片褪綠變黃色,嚴重時葉片干枯脫落。一般先危害中下部葉片,再向上蔓延。
化學防治:紅蜘蛛發(fā)生危害初期至若螨始盛期是防治的最佳時間,使用殺螨劑2—3次,防治間隔期5—7天。藥劑可選用阿維菌素、螺螨酯、聯(lián)苯菊酯、阿維.甲氰等藥劑,注意交替使用。
紅蜘蛛
1、蘋果斑點落葉病:主要危害葉片,也會危害幼果。葉片染病初期出現(xiàn)褐色圓點,后逐漸擴大變成紅褐色,病部中央常具有深色小點或同心輪紋。天氣潮濕時,病部正反兩面均會長出黑色霉層。
防治措施:可噴施甲基硫菌靈、多菌靈、異菌脲、苯醚甲環(huán)唑等藥劑。
2、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葉片上病斑開始是褐色小點,然后發(fā)展成3種類型的病斑,分別是同心輪紋型、針芒型和混合型。(防治措施同落葉病一致)
蘋果斑點病
3、全爪螨:主要以成螨在葉片上進行危害,葉片受害后開始呈失綠小斑點,逐漸全葉失綠,嚴重時葉片黃綠脆硬,全樹葉片蒼白或灰白。
防治措施:采用阿維菌素、螺螨酯等。
4、蘋小卷葉蛾:主要是取食芽、花蕾、葉片和果實。小幼蟲常將嫩葉邊緣卷曲,然后吐絲綴合嫩葉,大幼蟲將葉片咬食成孔洞或缺刻,將果實啃成許多不規(guī)則的小坑洼。
防治措施:采用高效氯氟氰菊酯。
5、蘋果綿蚜:成蟲、若蟲群集于背光的樹干傷疤、剪鋸口、裂縫、新梢的葉腋、短果枝端的葉群、果柄、梗洼和萼洼等處,主要為害枝干和根部,吸取汁液。被害部膨大成瘤,常因該處破裂,阻礙水分、養(yǎng)分的輸導,嚴重時樹體逐漸枯死。幼苗受害,可使全枝死亡。
防治措施:采用聯(lián)苯菊酯、阿維菌素等藥劑。
棉蚜
6、梨樹銹病:主要危害葉片、新梢和幼果。葉正面形成橙黃色圓形病斑,并密生橙黃色針頭大的小點。天氣潮濕時,其上會溢出淡黃色的粘液,葉片背面稍隆起,正面稍凹陷,在隆起部位長出黃色的毛狀物。
藥劑防治:病害發(fā)生初期選代森鋅+氟硅唑、丙環(huán)唑等藥劑。
7、梨樹白粉病:發(fā)病初期,先在發(fā)病部位形成不規(guī)則白色或淡灰白色霉狀小點,后逐漸擴展,形成圓形或近圓形白色粉斑,邊緣不清晰,嚴重時病斑相連,覆蓋葉片表面,甚至擴及整葉。致使葉片皺縮、變小、畸形,嫩梢扭曲、花芽不開放。
防治方法:冬季剪除病梢,清掃病菌殘體,減少病源;控制施氮肥,適當增施磷、鉀肥增強樹長勢;注意果園排水,降低濕度;花前及花后各防治一次,可選擇多菌靈,甲基硫菌靈、三唑酮等噴霧防治。
梨樹白粉病
8、梨樹黑斑病:主要危害果實、葉和新梢。病葉上開始產(chǎn)生針頭大、圓形、黑色的斑點,后斑點擴大成近圓形或不規(guī)則型,中心灰白色,邊緣黑褐色。溫度潮濕時,會有黑霉出現(xiàn)。
藥劑防治:休眠期可噴石硫合劑清園殺菌;生長期間從4月中旬到6月中旬都要注意噴藥保護,特別是4月下旬到5月中旬是幼果最易得病的時期,一定要做到雨后立即搶噴。
9、梨木虱:成蟲、若蟲多集中于新梢、葉柄為害,夏秋多在葉背取食。若蟲在葉片上分泌大量粘液,這些粘液可將相鄰兩張葉片粘合在一起,若蟲則隱藏在中間為害,并可誘發(fā)煤煙病等。當有若蟲大量發(fā)生時,若蟲大部分鉆到蚜唱害的卷葉內(nèi)為害,為害嚴重時,全葉變成褐色,引起早期落葉。
防治方法:冬季刮粗皮,掃落葉,消滅越冬蟲源;在第一代若蟲發(fā)生期(約謝花3/4時),第二代卵孵化盛期(5月中旬前后)可選用的藥劑有:吡蟲啉,阿維菌素,高效氟氯氰菊酯等。
梨木虱
10、梨莖蜂:成蟲和幼蟲為害嫩梢和二年生枝條。卵孵化后幼蟲由斷梢部向下蛀食,直至二年生枝條。被害枝不久枯死,成黑色枯樁,影響抽梢和樹形。
防治方法:冬季結(jié)合修剪,剪除被害枯枝,或用鐵絲插入被害的二年生枝內(nèi)刺死幼蟲或蛹,減少越冬蟲源;早春梨樹抽梢時,利用成蟲的群棲習性和停息在樹冠下部新梢葉背的習性,于早晚或陰天捕捉成蟲;3、4月上、中旬成蟲盛發(fā)期噴藥防治,常用藥有阿維.甲氰+多殺霉素,最好于中午前后噴,十天左后打一次。
11、桃縮葉病:一般在4月上旬展葉后開始發(fā)病,5月為發(fā)病盛期。新梢受害呈灰綠色或黃色,比正常的枝條短而粗,其上病葉叢生,受害嚴重的枝條會枯死;花和幼果受害,果實畸形,易脫落,未脫落的病果,發(fā)育不均,有塊狀隆起斑,黃色至紅褐色,果面常龜裂。
藥劑防治:在桃樹生長季節(jié)的3~6月份,即展葉后至高溫干旱天氣到來之前。選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與代森錳鋅、井岡霉素交替使用,特別在雨后最好噴藥防治。
桃縮葉病
12、桃樹流膠病:主干和主枝受害,流出的樹膠與空氣接觸后,變?yōu)榧t褐色,呈膠凍狀,干燥后變?yōu)榧t褐色堅硬膠塊。病部易被腐生菌侵染,使皮層和木質(zhì)部變褐腐爛,嚴重時枝干干枯或全部枯死。
防治方法:冬季樹干涂白,防治凍害和日灼;春季對主干上的萌芽要及時掰除,防止修剪時造成傷口引起流膠;冬剪后,對于大的傷口要及時涂抹殺菌劑。
13、二斑葉螨:幼螨、若螨、成螨群集在寄主葉背面取食。受害葉片初期葉脈兩側(cè)出現(xiàn)許多細小失綠斑點,隨為害程度加深,葉片失綠嚴重,呈現(xiàn)灰色狀并變脆變硬,引起落葉,嚴重影響樹勢。
藥劑防治:阿維菌素·噠螨靈、螺螨酯等。
14、桃蚜:主要危害葉片,會使葉片扭卷成螺旋狀,引起落葉,新梢不能生長,影響花芽形成,削弱樹勢。
藥劑防治:早春桃芽萌發(fā),越冬卵孵化盛期至低齡幼蟲發(fā)生期是防治的重點時期。可選用啶蟲脒、高效氟氯氰菊酯、吡蟲啉、阿維菌素等。
桃蚜
15、葡萄黑痘病:主要危害葉片、新梢、葉柄和果實。葉面出現(xiàn)紅褐色斑點,周圍有褪綠暈圈,病斑中部凹陷,呈灰白色,邊緣呈暗紫色,后期常干裂穿孔。果柄、新梢、葉柄發(fā)病會形成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間凹陷開裂,呈灰黑色。
藥劑防治:花前噴施百菌清、代森鋅、代森錳鋅等藥劑防治;花后發(fā)病初期選甲基硫菌靈、中生菌素、代森錳鋅·烯唑醇、戊唑醇等藥劑;發(fā)病中期選氟硅唑、咪鮮胺、苯醚甲環(huán)唑、腐霉利等藥劑。
16、葡萄白粉病:葡萄展葉期葉面或葉背產(chǎn)生白色或褪綠小斑,病斑漸擴大,表面長出粉白色霉斑,嚴重的遍及全葉,至葉片卷縮或干枯。果實染病出現(xiàn)黑色芒狀花紋,上覆一層白粉,病部表皮變?yōu)樽虾稚粱液谏斐晒麑嵶冇病㈤_裂、脫落。
藥劑防治:一般用三唑類治療,預防以嘧菌酯較佳,也可以用吡唑醚菌酯,醚菌酯治療。
葡萄白粉病
17、葡萄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序、幼果和成熟的果實。有時候也會危害新梢、葉片和果梗。
藥劑防治:代森錳鋅、甲基硫菌靈、咪鮮胺、異菌脲等防治。
18、薊馬:主要是若蟲和成蟲以銼吸式口器銼吸幼果、嫩葉和新梢表皮細胞的汁液。葉片受害因葉綠綠素被破壞,先出現(xiàn)退綠的黃斑,后葉片變小,卷曲,畸形,干枯,有時還出現(xiàn)穿孔,被害的新梢生長受到抑制。
藥劑防治:幼蟲期可噴施甲維鹽或啶蟲脒。根據(jù)危害情況適當用藥2~3次,每次用藥間隔7-10天。
薊馬
19、綠盲蝽:受害的葉片呈紅褐色,針頭大小的壞死點。隨著葉片生長,被害部位出現(xiàn)不規(guī)則洞,并發(fā)生皺褶。
藥劑防治:發(fā)芽前可噴石硫合劑,包括地面雜草都要噴到,消滅越冬蟲卵。發(fā)芽至新梢展葉期,選擇聯(lián)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也可用其復配產(chǎn)品噴施,間隔7~10天再噴1次,危害嚴重的果園連噴3次,可有效降低綠盲蝽的數(sh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