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樣確定大蒜的最佳播種期?
雖然俗語上有“白露蔥,寒露蒜”、9-10月份前后種大蒜的說法,但因為最近幾十年全球氣候變暖的緣故,再加上南北各地的秋季降溫情況早晚不一,所以按照“白露蔥,寒露蒜”的這個說法就不那么準確了。
大家都知道,大蒜屬于喜涼不喜熱的農作物類型,并且大蒜種發芽需要比較有一個比較適宜的土壤溫度,如果大蒜播種期太早、天氣太熱、土溫太高,或者大蒜播種期太晚、天氣太冷、土溫太低,都會直接影響到大蒜播種后的發芽出苗率(早播容易爛種、受旱、冬前易旺長過度苗黃苗瘦,晚播容易根系生長不良、苗株太弱小影響安全越冬),這種情況下想實現大蒜一播全面、出苗齊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兒,弄不好還容易造成大蒜播種出苗后在越冬前沒法長成能夠抗寒耐低溫的健壯苗標準,而因為苗黃苗弱在越冬期發生凍害,或影響響下一年春季正常返青生長和后期產量。
那么大蒜按什么標準確定最佳播種期呢?答案很簡單——按溫度確定播種期最準。正常情況下,等到9-10月份大家所在地的秋季連續5天內的氣溫下降且穩定在17-20度這個范圍內時,這個時候就是露地播種大蒜的最佳播種期(播種期也可以適當放寬到16-22度這個溫度區間),如果你家的大蒜是覆蓋地膜種植的,那么在此基礎上再往后推遲5-7天播種就是覆膜大蒜的最佳播種期。
這樣確定大蒜的最佳播種期是不是很簡單?是不是比按月份節氣去播種大蒜準確多了?大家要注意:大蒜播種到地里以后,當土溫低于12度以下或高于25度以上時,就容易大面積出現蒜種不發芽、不出苗和大蒜出苗不齊的現象。
二、怎么樣挑選合適的蒜種與種植地?
良好的土壤環境和高質量的蒜種,播種后才能長出高產健壯的大蒜,很多蒜農種不好大蒜就與大蒜種植地不合適、蒜種質量不高有關。
1、如何挑選合適的蒜種?
①購買適合你家當地氣候土壤條件的蒜種,不要盲目購買使用跨度很遠的蒜種(如北蒜南種或南蒜北種等)。
②自己挑選或者購買蒜種時,購買單個大小在5-6克重的蒜種(這個重量的蒜種發芽長苗質量最好)。
③以采收蒜薹和蒜頭為主的大蒜,播種時適合購買使用大瓣的蒜種;以采收蒜苗為主的大蒜,播種時適合購買使用小瓣的蒜種。
④秋季播種大蒜時,應該購買耐低溫、抗寒性比較好且成熟期中早、產量大的蒜種。在耐寒抗凍能力方面,白皮蒜種(適合秋季播種使用)比紫紅皮蒜種好(適合春季播種使用)。
⑤種植大蒜所使用的蒜種,要求飽滿充實、肉質較硬、個頭均勻、白皮光亮、無病蟲害、無破損傷口、無受潮霉變,而且要盡量購買經過脫毒處理的蒜種。
2、如何挑選合適的種植地?
①不要在最近1-2年或前茬種過大蔥、生姜、大蒜的土地上種植大蒜(種地時“蔥姜蒜不見面”),否則會導致大蒜土傳病蟲害增多、長勢黃弱差而減產。
②最適合種植大蒜的土地類型是酸堿性呈中性或微酸性(PH值6-7.5)、土壤質地為砂質或壤質、土層深厚肥沃且優質含量高的耕地,地勢低洼積水、酸堿性太大、鹽堿地、土層貧瘠淺薄的土地上種不出好大蒜。
③大蒜種植地選好以后,播種前半個月進行20-25公分左右的深翻暴曬,地下害蟲嚴重的地塊可以結合翻耕土地使用想辛硫磷、生石灰等進行殺蟲消毒處理。
三、如何妥善處理好播種前的蒜種?
大蒜播種前處理不好蒜種,既容易影響大蒜發芽出苗率和蒜苗長勢,也容易增加大蒜種苗的病蟲害發生率。
①大蒜播種期到來前不要過早的扒蒜剝蒜瓣(蒜種),否則會影響蒜瓣質量和播種后的發芽出苗率。一般情況下,人工播種的大蒜提前3-5天左右扒蒜剝蒜瓣比較合適,剝好的蒜種播種前不要都堆放在一起,應該把蒜種攤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以防悶堆發熱爛種。
②大蒜播種前2-3天或者蒜種剝好后,放在太陽下連續晾曬(不能一直高溫暴曬)殺菌增強蒜種發芽活性,然后按蒜瓣大小分級收存。
③大蒜播種前,使用苯醚甲環唑+咯菌腈+噻蟲嗪(成品拌種包衣劑名字叫苯醚·咯·噻蟲)拌種包衣,或者先用噻蟲嗪、吡蟲啉、噻蟲胺等殺蟲劑拌種悶堆,然后接著再用戊唑醇、咯菌腈、苯醚甲環唑等殺菌劑拌種,殺菌劑和殺蟲劑拌種包以后簡單風涼干后即可盡快進行播種(用殺菌劑拌種后的蒜種長時間放置不播容易導致藥物防病藥效降低)。要想大蒜播種后更快的發芽出苗,可以使用蕓苔素內酯、咪鮮胺等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拌種。
四、如何施足又施好大蒜底肥和幼苗期追肥?
大蒜底肥施不足、施不對、施不好,既容易導致大蒜發芽出苗不齊或“大蒜退母期”苗黃苗弱干尖,也容易造成大蒜出苗后出現爛種死苗、燒根燒苗、病蟲害增多等問題。因此,建議大家在播種大蒜施底肥時重點注意以下幾點:
①所有的生糞、堆肥等農家肥,只要你沒把它發酵腐熟就一定不要往蒜地里用。除此之外,種植大蒜盡量不要圖便宜去購買使用氯化鉀、氯化銨等含氯離子的化肥,因為肥料中的氯離子既容易燒種燒苗燒根,也容易造成大蒜根系生長不良、酸味降低、口感品質變差。
②大蒜施底肥時,盡量采取有機肥或農家肥+微生物菌肥+復合肥+中微量元素肥的配方進行施肥。一般農家肥每畝4-6方或商品有機肥200-300公斤、中高氮的硫酸鉀復合肥或大蒜專用復合肥每畝地40-50公斤、微生物菌肥每畝100-150公斤、中微量元素肥10-15公斤。如果你想自己購買肥料摻用化肥替代復合肥,可以每畝使用10-15公斤的尿素+15-20公斤的硫酸鉀+30-40公斤過磷酸鈣。
上述肥料與土壤摻混均勻后均勻地下15公分左右深的土壤中即可。
③如果大蒜播種時底肥使用不足,或者大蒜出苗后出現苗黃苗弱、生長遲緩的問題,農技小背簍建議大家在大蒜苗期(出苗后一個月前后)每畝少量追施3-4公斤的尿素等氮肥進行提苗促長壯苗。
五、如何靈活合理的確定好大蒜的播種密度?
大蒜總體播種密度原則是宜稀不宜密。因為大蒜的長勢、產量、品質與大蒜的種植密度大小、生長空間是否充足有直接性的關系,如果大蒜種植密度掌握不好或者大蒜盲目過密播種,是無法實現大蒜長勢健壯和高產優收的。大家在播種大蒜時,建議大家在種植密度方面重點注意以下幾點:
①一般來說,大蒜的播種密度范圍大致在行距14-20公分、株距6-12公分左右、每畝播種量150-400斤左右、每穴播種2粒蒜種、每畝2-4萬株苗左后的密度種植比較合適,具體密度看蒜種、看株型、看葉型、看地力、看季節、看種植模式、看采收目的等靈活增減。搞不清楚的話,大體按照行距16-18公分、株距8-10公分的密度播種大蒜就可以了。
②以下幾種情況播種時宜密不宜稀:生長期比較短、成熟期比較早、蒜瓣個頭比較小的大蒜品種,蒜苗株型比較矮小緊湊、葉片面積形狀比較直挺窄小、葉片總數量比較少的大蒜品種,以及以采收蒜薹和蒜苗為主的大蒜種植地、土壤比較貧瘠的大蒜種植地、平地露天不覆膜播種的大蒜種植地,以播種時可以適當密植,播種時大體可以參考行距14-16公分、株距6-8公分、每畝播種量300-400斤、每畝3-4萬株苗左右的密度進行播種。
③以下幾種情況播種時宜稀不宜密:生長期比較長、成熟期中晚、蒜瓣個頭比較大的大蒜品種,蒜苗株型高大舒展、葉片面積形狀比較平緩肥大、葉片總數量比較多的大蒜品種,以及以采收蒜頭為主的大蒜種植地、水肥條件比較肥沃的大蒜種植地、起壟覆蓋地膜種植的大蒜種植地,播種時建議適當稀植不可過密,播種時大體可以參考行距17-20公分、株距9-11公分、每畝播種量200-300斤、每畝2-3萬株苗左右的密度進行播種。
以上播種密度僅供大家參考,因為使用的蒜種不同、種植大蒜的地塊和季節等都不一樣,具體播種密度大家要注意根據實際種植情況靈活調節。
六、如何靈活合理的把握好大蒜的播種深度?
大蒜的播種深度,直接決定著大蒜播種后的發芽率、出苗速度、幼苗生長健壯度以及中后期的抗旱、抗寒、抗倒伏能力,這些又間接影響著大蒜的長勢好壞與產量品質高低。一句話,大蒜播種深了肯定不行,播種太淺也不可以。因此,提醒大家在播種大蒜時重點注意以下幾點:
①各方面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大蒜播種深度的總原則是“宜淺不宜深”,俗語說的“深栽蔥,淺栽蒜”和“兩寸深、一寸淺,中間種蒜最保險”說的就是這個大蒜播種深度的道理。因為大蒜播種的太深了,不僅會導致蒜種因為土溫太低而發芽晚、出苗遲,也容易導致蒜種在發芽拱土出苗過程中過度消耗蒜種內的養分而造成大蒜出苗后長勢細小黃弱長不好,還容易造成大蒜在后期形成地下蒜頭的時候鱗莖膨受抑制長不成大蒜頭大蒜瓣。
②一般來說,大蒜的播種深度掌握在開溝6-7公分深、播種3-5公分深最合適,加上播種后在蒜種上的蓋種土厚度總播種深度不能超過5公分以上。如果超過5公分就說明大蒜播種的太深了,播種過深的危害見上面第①點;如果播種深度小于3公分,就說明大蒜播種的太淺了。如果大蒜播種的太淺了,那么大蒜播種后蒜種容易受秋季高溫干旱氣候影響落干缺水降低發芽出苗率、推遲發芽出苗時間、越冬期蒜苗黃弱不抗寒不抗旱或造成蒜瓣露出地面(俗稱“跳蒜”),也容易導致中后期蒜頭形成膨大期時蒜頭距離地面太近而出現蒜頭表面發紅、蒜頭開裂;
③從大蒜實際具體播種情況上來說,秋季大蒜播種時,使用大蒜瓣播種的大蒜、露地不覆膜種植的大蒜以及播種時氣候偏干燥的地塊(也可以正常播種后立即澆水增加土壤濕度),在播種時可以盡量適當深播種,播種深度掌握在4-5公分深左右,而使用小蒜瓣播種的大蒜、起壟覆蓋地面播種的大蒜、以及播種時土壤比較濕潤的地塊,播種時可以適當淺播種,播種深度掌握在3-4公分深更合適。
七、如何抓好大蒜播種后到越冬前的蒜地管理?
①抓好大蒜播種到越冬前的3水澆水——大蒜播種后立即澆灌1次萌芽水(促進蒜種發芽),大蒜播種后10-15天左右時澆灌1次齊苗水(促進整齊出苗),等到11月中下旬溫度降到2-3度時選擇晴天中午前后澆足1次越冬水(預防大蒜越冬期內干旱缺水發生凍害)。注意:起壟覆膜種植大蒜,一般氣候正常時膜下水分維持很久不干旱,只要播種大蒜時澆足澆透了底水,一般覆蓋上地膜后到越冬期內都不要再額外再澆水。
②抓好大蒜播種后的土壤封閉鋤草——在大蒜播種澆水后2-3天,等到地面稍微干燥時,立即全田使用苗前土壤封閉處理性除草劑噴打1次。注意:大蒜必須先播種后打除草劑(這個順序不能反),另外,大蒜打土壤封閉除草劑的時間必須在大蒜播種后到發芽拱土前完成。
③抓好大蒜幼苗越冬前的抗凍防寒管理——除了在11月中下旬澆足澆透封凍水以外,農技小背簍還建議大家在大蒜長出四五片還沒有越冬時,全田用80克磷酸二氫鉀搭配10-15毫升8%胺鮮酯+15-20毫升25%吡唑醚菌酯噴打1-2次(間隔7-10天噴打1次),這樣既能給蒜苗補充營養增強長勢健壯度,又能提高蒜苗的抗寒抗逆能力,還能減少蒜苗冬前多種病害的發生率。
注意,在溫度15度以上噴打葉面肥藥時,建議把胺鮮酯換成蕓苔素內酯(每畝8-10毫升或稀釋1000倍),如果溫度低于15度以下時則建議使用胺鮮酯而不建議使用蕓苔素內酯,因為胺鮮酯在低溫環境下活性好、蕓苔素內酯在低溫環境下活性差。除此之外,打葉面肥藥時如果溫度比較高(20度以上),把胺鮮酯換成復硝酚鈉使用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