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集是一條船,把你渡到對岸,大師都在對岸。”1988年,周國平出版了自己第一本隨感集《人與永恒》,并以此為出發點,陸陸續續的發表了更多后續文章。他的文字中所提及的關于人、自然和生命、愛、孤獨、人生、幸福和痛苦、幽默、女人和男人等話題,是每一個熱愛人生但又難免遭遇挫折的人都會面臨的。
今天,為你獻上周國平的經典金句,與你一起從周國平的文字里,讀懂人生,讀懂自己。
當你思考人生時,你要知道的五件事
1、每個人都只有一個人生,她是一個對我們從一而終的女子。我們不妨盡自己的力量引導她,充實她,但是,不管她終于成個什么樣子,我們好歹得愛她。
2、對于人生,我們無法想得太多太遠。那越過界限的思緒終于惘然不知所之,不得不收回來,滿足于知道自己此刻還活著,對于今天和明天的時光做些實際的安排。
3、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重感情就難免會軟弱,求完美就難免有遺憾。也許,寬容自己這一點軟弱,我們就能堅持;接受人生這一點遺憾,我們就能平靜。
4、命運是不可改變的,可改變的只是我們對命運的態度。
5、人一生中應當有意識地變換環境。能否從零開始,重新開創一種生活,這是測量一個人心靈是否年輕的可靠尺度。
當你渴望成功時,你要知道的比成功更寶貴的是
1、比成功更寶貴的東西,這就是追求本身。我寧愿做一個未必成功的追求者,而不愿是一個不再追求的成功者。如果說成功是青春的一個夢,那么,追求即是青春本身,是一個人心靈年輕的最好證明。誰追求不止,誰就青春常在。
2、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個有靈魂的人,一個精神上優秀的大寫的人。
3、在艱難中創業,在萬馬齊喑時吶喊,在時代舞臺上叱咤風云,這是一種追求。在淡泊中堅持,在天下沸沸揚揚時沉默,在名利場外自甘于寂寞和清貧,這也是一種追求。追求未必總是顯示進取的姿態。
4、誰敢說自己已經貫通一切歧路和絕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尋找了?困惑是我的誠實,尋找是我的勇敢。
5、我走在自己的路上了。成功與失敗、幸福與苦難都已經降為非常次要的東西。最重要的東西是這條路本身。
當你覺得身邊朋友越來越少時,你要知道
我心目中的朋友,既非泛泛之交的熟人,也不必是心心相印的戀人,程度當在兩者之間。在這世界上有若干個人,不見面時會互相惦記,見了面能感覺到一種默契,在一起度過一段愉快的時光,他們便是我心目中的朋友了。有時候,這樣的朋友會像滾雪球一樣聚合,形成一個所謂圈子。圈子容易給人以錯覺, 誤以為圈中人都是朋友。
交朋友貴在自然,用不著刻意追求。在寂寞的周末,我心懷感激地想起不多的幾位依然互相惦記著的老朋友和新朋友,于是平靜地享受了我的寂寞。
當你深陷痛苦與難過時,你要知道
1、逝去的感情事件,無論痛苦還是歡樂,無論它們一度如何使我們激動不寧,隔開久遠的時間再看,都是美麗的。我們還會發現,痛苦和歡樂的差別并不像當初想象的那么大。
2、對于一個視人生感受為最寶貴財富的人來說,歡樂和痛苦都是收入,他的賬本上沒有支出。這種人盡管敏感,卻有很強的生命力,因為在他眼里,現實生活中的禍福得失已經降為次要的東西,命運的打擊因心靈的收獲而得到了補償。
3、痛苦是性格的催化劑,它使強者更強,弱者更弱,暴者更暴,柔者更柔,智者更智,愚者更愚。
當你在求學的時候,你要知道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學校教育僅是一生學習的開端,即使讀到了研究生畢業,情況仍是如此。
檢驗一個人的學校教育是否合格,最可靠的尺度是看他走出校門后能否堅持自主學習。唯有真正品嘗到了智力活動的快樂,從此養成了智力活動的習慣,不管今后從事什么職業,再也改不掉學習、思考、研究的習慣了,這樣的一個人,我們方可承認他是一個知識分子。
據我所見,各個領域里的有作為者,都一定是自覺的終身學習者和思考者。
當你為興趣和前途糾結時,你要知道
個人對一個領域有真實的興趣,滿懷熱情,并且有毅力去克服各種困難,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狀態。但凡出現了這樣的狀態,就好好享受其中吧,不要去問將來有沒有前途之類的庸俗問題。
興趣比職業偉大,興趣的價值不取決于它能否成為職業,沒有成為職業絲毫無損于它的價值。
文字摘自《周國平三十年文集(新版)》